潞城在大晁的最西边,是一座屹立了百年的小城,城中百姓一百七十余户,家家户户主要依靠手工制作谋生。每隔一段时间西行商队的经过潞城的时候就会拿粮食,皮毛等物品与城主交换等值的手工制品。但是距离上一次交易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商队依然没有出现,城主杜兰心中感到不安,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这天一早天刚亮,他就穿戴整齐往城东朱府去了。朱家从商几十年,有自己的商队,消息一贯是最灵通的。尤其朱三爷当家作主以后,朱家的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生意是越做越大,在潞城也算的上“富可敌国”了。杜兰想从朱三爷嘴里套些消息,没想到刚走到朱府大门口,就碰上了从外面归来的朱三爷。
“哟,三爷这么早就出门溜达去了?”杜兰年纪比朱三爷大一轮有余,可说话的语气不仅没有分毫架子,还带着一些谦恭。
朱三爷原本在想事情,听到杜兰的声音忙向他拱手施礼,冲杜兰客客气气地说:“难怪一早起来就听到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原来
它们早知道城主要光临寒舍。快请进。”
“三爷客气。”
朱三爷引着杜兰进门,二人并肩过了人造的山水景致,便走到最外间待客用的大会客厅。杜兰连夸府中气派,与朱三爷寒暄了一会儿,等送茶点的下人们全退出后,杜兰才摸着胡子须,犹豫地说:“朱老弟,实不相瞒,哥哥我最近实在是遇到了难题,左思右想,只有朱老弟你才能帮愚兄啊。”
朱三爷早已知晓他的来历便说:“杜兄是来打听商队的事情吧?”
杜兰见他这样直接也不再兜圈子,忙说:“要不都说朱老弟的消息最灵通?说来也奇怪,往常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西行的商队来交易,可如今都过去三个月了,眼看库里的商品积压成山,可商队不来我拿去跟谁交换粮食呢?眼下又到了快要下雪的季节,一想到城中百姓们没有足够的粮食过冬,愚兄就倍感心焦啊!”
朱三爷笑了笑,低头喝茶。
杜兰见他不说话心又提起来,刚想发问,朱三爷抬起头冲他说:“巧了,我正好打算派商队去一趟王都,一来打探打探消息,二来也是为了置换一些货品。”他故意说了一半停下,又低头喝茶。
杜兰眼中一亮:“嗨,那可真是太好了。朱老弟,愚兄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老弟是否能帮帮愚兄,也帮帮咱们潞城的百姓……”
“杜兄何必跟我这么客气。能为你、为城中百姓分忧是我的荣幸。这样吧,若杜兄信得过我,就把仓库里积压的存货都交给我。”朱三爷说:“我愿意用府中尚存的一批粮食衣料等当做押金,你看此法可行得通?”
杜兰忙说:“贤弟真是爽快!我杜某自然信得过你,只是……”
“我知道杜兄担心什么,这样吧,你随我去一趟粮仓,亲自清点一下数目如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批粮食应当够百姓们撑到商队回来。”
“那可就太好了!”杜兰喜不自禁,忙与朱三爷连声道谢。
两人步行至朱府的仓库,下人们正忙着把几个贴了封条的大箱子抬到板车上。每一个箱子上都用覆盖着一张用金丝绣着麒麟的黑底大旗。
杜兰见了那图案,忙陪笑说:“难怪自从贤弟掌管朱家以来,这朱府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连我这个城主都跟着沾光。”
朱三爷只是笑笑并不多解释,引着杜兰往存粮食的两间房走过去,叫人把门开了,让杜兰亲自查验。
“太好了、太好了。”杜兰看着满满两屋子粮食,喜不自禁。“这下潞城的百姓可算有救了。”
朱三爷见状,叫下人拿来笔墨与杜兰写了一份交易合约后,命人与他一起到城主府的库房去把交易的货品拉回来。
等杜兰一行人风风火火的走了,朱三爷望着手里白纸黑字的字据冷笑一声,三下五除二将纸撕碎了往天上一抛。
如梦原本躲在门后边,当下笑吟吟地一头扑进朱三爷怀里,娇声说。“你这人太坏了。”
“坏?”朱三爷眉尾一挑,不屑地笑了笑:“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可都是为了你啊。”说完他一把将如梦托起。
如梦忙搂住他的脖子,两条腿环在他腰上牢牢地夹住,两人嬉笑着钻进存放衣料的仓库里寻了块平整的地方又快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