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 / 2)

 柳振民听了这话,咧嘴一乐,也拍了吴梅村肩膀一下,其实他跟吴梅村比跟郑大木熟的多,因为吴梅村之前在北京时就认识了柳振民的大哥柳兴民,因为两人年纪相仿,又言语投契,所以关系非常亲密。

他既然和柳大交好,爱屋及乌,自然也就对柳大的这个弟弟柳二颇多照拂,自崇祯十三年到了南京后,除了经常带着柳振民这个贬到南方的北方人去参加一些江南文人的诗会酒宴外,更喜欢摆出师长样子,抓住一切机会对他训导教育:

“是啊,我要不在,怎么捉得住你翘班?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下次去兵部我得好好和你上司谈谈。”

柳振民微微一笑,反唇相讥道:

“得了得了,你这出来的比我还早呢!要不怎么你先到了?再说了,你不也是詹事府的左庶子吗?官位比我还高,这不也不到时辰就跑出来了吗?你可是我的科举前辈啊,我从小学的便是你!你要去兵部找人谈谈,那我就先去詹事府同人说说!”

吴梅村二十三岁中榜眼,自然是当时京城里的风云人物,又和柳振民的大哥相熟,所以柳振民一直视他为偶像,但也一直憋着劲儿想要超过他,不过最后只在年龄上成功了,毕竟柳振民十八岁中进士要比吴梅村二十三岁中进士年轻了足足五岁。

当然在名次上就只能望其项背了——因为柳振民到底没入进士头甲,比不得吴梅村榜眼有加。

柳振民这“学习榜样”的话本是调侃,但吴梅村听了,却突然收起了笑容,长叹一声:

“如今先帝驾崩,太子又落在闯贼手里,这南京城里一没皇帝二没太子,我们这詹事府又有什么事情可做呢?”

—————————

作者有话说:

关于郑成功(森)的身高,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开棺测量过,不高,然后历史上也没有关于他身材高大的记载,这里便取这个说法。

另外有个问题啊,我查不到吴梅村是多大岁数开始用“梅村”这个号的,所以也可能他这时还没用这个号。

然后就引出个共性问题,因为鄙人水平有限,之前对这段历史的掌握比较表面,到现在也仍是肤浅的很,比如之前有一些写的内容自己到后来就发现和史实有冲突了(比如李自成进北京时,方以智应该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还得翻回去改正,所以现在涉及史实的内容经常要踌躇半天,但因才识疏漏,仍有许多连己意都不尽之处,所以在此特别希望各位同好能够斧正。

当然,在诸多不吝赐教,使我获益良多的同好们之外,我也遇到一个在各个平台变换昵称追着骂我的奇葩,我还得一个一个平台拉黑,真是x咬一口入骨三分啊,哈哈(x是啥大家自己随便联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