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后(1 / 2)

 )回府之后,王夫人将这件事与家里人说了,到底贾母经历过前面的夺嫡事件,政治神经敏捷:“这一家,是不是有个堂姐进了忠王府了?珍哥,我也记不清了,你想想看。89文学网”

“康家,康家……忠王府里有个庶福晋,是姓康的,是不是这个康家出身,不得而知。不过,这样想起来,康福晋和康家倒是都是从江西出来的,应该不是巧合。”

“天底下哪里来这么多巧合?哎!这是在逼我们表态啊!”

王夫人一听,急了:“万万不可,先不说老太爷的嘱咐,我们站到那边去,日后怎么安稳?娘娘又如何自处?”

“那该如何?今日虽然不过是一些谣言,明日他能造出多少证据来,何况贾家的爷们还一身的辫子,一抓一个准!”贾珍那次虽然过了关,后来却不得不接了些忠王府的事件,难免牵涉其中,已经不能洗清了。要活下去,自然希望那边的实力越来越大,最后成功,况且荣宁两府,一气连枝,也脱不开关系,还不如和宁府一起呢。

自从忠王府关照之后,王夫人就密切关注宁府,尤其是贾珍的一举一动,综合一下贾珍近日的行为,他的想法就不难猜了。

“说到底,若是拒绝王爷,要担心的无非是会不会惹得王府动怒。北静王府一向与忠王府有交情,如今对我们府里也不错,可以请北静王爷替我们说说情;还有,我们祖上已经站错过一次,还因为如此家里被抄了个干干净净,不想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如今胆小谨慎也是理所当然的,应该不会断然大怒的。再说,太爷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不准贾府人再踏入大位争夺战里头,重蹈覆辙,还下了死令,敢参与的贾姓人,不许驱逐出荣国府家谱,如今老太太还在呢,就是要大不孝也要顾及老太太的身体呀。”

“哎,荣国公太爷什么时候”

“珍哥,当年太爷临去的时候,你不在,自然不知道。知道的我们几个,要顾及太爷的名声,也没宣扬,珍哥不知道也是自然。若是不信,老太太老爷都是知情的,你问问就知道了。”

老太太老了,动作慢了,但是脑袋转的可不慢,加上脑袋灵活程度非贾府其余人可比,转了一圈就知道王夫人的意图,老太太受王夫人唠叨这事儿多了,受了点影响,主要还是老太爷的嘱托和对这事儿对荣国府的影响以及两边的势力形势分析,坚定了不站队或者是默认的站在皇帝这边的决心。二儿媳妇是为了拥护这种决定而瞎编的,虽然有污蔑太爷,自己丈夫的嫌疑,但是老太太还是站在荣国府的立场上肯定了王夫人这番话。

贾政原本非常之愤怒自己夫人这种不敬祖宗也就是自己父亲大人的行为,正准备开口怒斥呢,却被自己的母亲大人给预先驳回。在亡逝的父亲大人和在世的母亲大人之间,贾政还是觉得活生生的母亲大人的身体更重要,当下忍住到嘴边的话。

王夫人说完就在心里打鼓,这话可是对荣国公,自己的公公,婆婆的相公,丈夫的父亲大人不敬啊!若是老太太开口驳回,自己前面为荣国府站队的事做的功夫可就白费了,以后就得另寻他法,而且前路更加艰难。而且自己好容易积累的威信也要威风扫地了。

老太太一开口,王夫人这心可就放下了。贾政是最有可能生气发作的可是最是孝顺,打心底里的孝顺。老太太母亲大人一开口,儿子绝对不可能反驳老太太的话,绝对是乖乖的听着。

不过这关也不是这么好过的,等会儿大家散了,贾政肯定要秋后算账,一顿批是免不了了。那赵姨娘又要尾巴翘起来了,哎,王夫人一想起赵姨娘每次惹得那些事,怎么就感觉头又疼了呢!

这事一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散了伙,王夫人和贾政留了下来。可以说贾政对王夫人还是很有感情很尊重的,忍着天大的怒气不发作,直到伺候的人出去离的远远的,才开口说话。

王夫人心中忐忑就等着这顿骂,这时候到了,心里反而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