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敲敲头:“哎哟,想起来了。前几天康家宜人送帖子来,叫我给回了。您也知道我们贾姓的爷们。以前就打着我们府里的旗号在外头胡作非为,不过看在京中人家甚多,我们也不是有实力的,有所收敛,没闹出什么大事来。
娘娘一晋封,就怕有人仗势欺人,所以府里是谨慎小心,不求有功但求独善其身,就是常往来的人家也不多去,哪知就有一个混人惹出是非来。
可是就算这样,我们正经的贾府这支还管不了。既不是族长族老,人家也没有明确打着贾代化这个贾府的名义,只说是贾府,所以明知道外头的不知实情的人都会把这事记在我们这支的头上,也只能看着。
没办法,只好约束正经的爷们,府里的下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谨慎的名声,让别人都能够区分。像富察国舅家在和硕王府犯事的时候能够少受牵连,这名满京城的谨慎名声不是帮了大忙。
康家素日里与我们府里并没有往来,刚出了个娘娘,就递帖子来了,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只好婉转推了。”
“想必就是这家了。也太过了,康家因为那个独子打死沈侯府儿子的事,这阵子四处求人,想来她是听了元妃的信儿,去求你去了。
也不想想,沈家是那好相与的?你放心,过几日这流言就没有了。”
“哎,嬷嬷,我不瞒你。就怕这些话传到宫里去,让娘娘难做。”王夫人还是愁眉不展。
“这个你不用管,宫里有我呢。”听了全场壁角的太妃终于舍得出场了,“必定不叫你姑娘为难就是。”
王夫人连忙行过大礼,谢了太妃。又跪下。
“怎么,我办事还不放心!”
王夫人俯身下去:“是有事求太妃。”嬷嬷扶起下跪的,顺势起来的王夫人接着说:“还有好几天才能进宫,请太妃给娘娘带个口信。”
“我当什么事,也值得你行如此大礼?”
“对母亲来说,儿女的事可不就是大事!也不知道我那苦命的女儿如今过的怎样,有没有人给她盖被子。哎!”
“儿女就是父母的债,此言可是不谬!你尽管说我一定会带到的。”
“若是这流言传到了宫里,就让她不要担心,家里有老太太约束,没人会生事。若是娘娘还不知道,就请太妃婉转着告诉她。从太妃口里知道,总比从外头人那里知道,胡乱猜测好!
老太太如今好着呢,家里头十来个孩子见天儿的围着她说笑,饭也吃得下,路还走得动。琏儿在办差,宝玉几个如今是上午学文下午习武,都很乖巧。
老太太有了小辈陪着,常常想走动走动。家里又有十来个孩子,屋子不够住。家里如今正在修园子呢,修好了请老太太住进去,把小辈们也搬进去伴着老太太住着,那时才热闹!娘娘若是能省亲回来,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去玩玩。
园子的工程,我都划算好了。近年官中添了产业,加上庄子上的出息,我们再出几个私房,也就够了,顶多这几年俭省些,不会动摇家里的根本,请娘娘放心。
过几天我就去看她,请她保重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的。”王夫人的泪,不知怎么就来了,北静王太妃递过来一条绢子,王夫人接过擦了眼泪,“看我,在太妃面前失礼了。”
“无妨,都是做母亲的,我很知道你的一片心。可有什么物件要转送吗?”
“没有。太妃转达这么一大番话,已经很过分了。宫中禁止私相传递,怎么能为难太妃。”
嗯,倒是个安分守己知道进退的:“我一定转达。”
王夫人又行礼谢过,才在太妃的带领下回了屋子。众位屋里的诰命、夫人见了,都各自在心里打起小算盘:看来太妃对贾府还是看顾的,日后可要对贾府谨慎些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