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本官等着呢(1 / 2)

 他抬头看了看大家,发现连张庭瞻都开始谨慎了。</p>

“老臣以为,贾司业极有可能会把这个风放出去,让喀什的准格尔人同他们的汗王离心离德,然后择日攻取。”</p>

这个观点咸靖皇帝是愿意相信的,可是贾环的差事马上就要结束了,他怎么去让黄凤阁攻取?</p>

而且喀什距离于阗极远,况且于阗新附,现在连衙门都没开始建立,想要借道而过,也要掂量一番。</p>

赶走这个年头,咸靖皇帝又拿起贾环送来的奏报,能不战而下数城,已经是意外之喜了。</p>

朱凌则在想着,贾环这小子估计在提前预警,把自己条陈里没能谈下来的地方说明一下而已,自己还是不要多想为好。</p>

一个六品官,哪来的胆子让众位阁臣和皇帝来猜他的心思?</p>

只是如果还有惊喜,那就更好了。</p>

咸靖皇帝也转移了话题:“是不是可以去祭告太庙了?”</p>

贾雨村反应最快,率先跪倒在地,顿首曰:“臣谨为皇上贺,为大唐贺!”</p>

不管情愿不情愿,几个阁臣也都跪倒在地:“臣等为皇上贺,为大唐贺!”</p>

幸好贾雨村没有喊出“万岁”两个字,要不然传了出去,那新版的“万岁尚书”就出炉了,连带着御书房里的阁臣都要被士林鄙视。</p>

咸靖皇帝心情甚佳:“让礼部会同太常寺和光禄寺去准备吧。”</p>

然后又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既然贾司业把地方给要来了,那咱们就得派人去管。何奎!知会一下郭永怀,让他午后也来御书房。你们也都来!”后面这句话是对御书房里的众人说的。</p>

众人心思急转,大都护已经定下来是黄凤阁了,这没什么好争的;但还有其他的属官要好好掂量一番,还有贾环提出来的“通关衙门”,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个有“油水”的衙门。</p>

看着众位官员离开之后,咸靖皇帝忽然想起了朱凌的话:“蒙古人一生只洗三次澡。”然后就一阵恶寒袭来。</p>

</p>

贾环此时正在交河城里吃抓饭,这种西域美食据说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p>

现在和谈结束,他就在这里等着黄金和人过来,然后就准备舒舒服服地回去了,趁着现在无事,他要尝一尝各种西域的美食。</p>

没几天的功夫,朝廷的咨文也到了。</p>

这是给黄凤阁的,当然贾环也要知会到。</p>

咨文里,任命了黄凤阁为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新唐的安西都护府,管辖地界为大军打下来的城池。同时令卢秋成带领神机营护送贾环回京,也就是说,咨文到达的当下,卢秋成就不再归黄凤阁管了。</p>

贾环没有看到其他的地方,想来自己和谈成功的奏报还没有到朝廷。不过虽然咨文里只有这三个城池,但实际上黄凤阁还要管着于阗以东,沙漠以南的大片土地,这是不可能再另设机构来管理的。</p>

看完咨文之后,贾环朝黄凤阁拱手道:“恭喜黄大人了。”</p>

一个称呼的转变,让黄凤阁感慨万分。虽然大都护也偏武将,但终归可以被人叫一声“黄大人”了。</p>

“同喜,同喜!”</p>

贾环没有客气:“黄大人晚上要摆酒!”</p>

黄凤阁失</p>

笑,贾环现在已经没了事,整日里都很闲在。</p>

还没到晚上,许多将军就都知道了安西都护府将要重开的消息,首任大都护正是他们的大将军。</p>

这是武将最好的结局,不出意外,黄凤阁一任期限之后,就会封侯回京,高升到大都督府去了。</p>

因此,晚上的酒宴也甚是热闹,许多将军都一哄而上,朝黄凤阁敬酒。</p>

在贾环喝多了和众位文官先离场之后,黄凤阁方才缓缓说道:“仗没有打完。贾大人给朝廷的奏报中已经指出了喀什那边其实是被准格尔人占据的,这意味着什么,不需要本官再说了吧?”</p>

这群将军的酒量都是极大,把贾环等人喝跑了才尽兴一半而已,现在听到黄凤阁的话,酒意更是消减了不少。</p>

喀什距离虽然远,但是已经被贾环提了出来,朝廷不可能不惦记——安西都护府就是为统治西域设立的机构。</p>

现在西域才拿下不到一半,这意味着,西北的战功,还可以再封一个侯——或者两个。</p>

黄凤阁不会把好处都吃完,他也吃不完;在他的任期内,能把新得来的地方给安定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p>

卢顺之的人也到了西北,他们没有惊扰到贾环和黄凤阁,只是打着做小买卖的名头过来,现在还停留在哈密。</p>

交河城现在还是一座军营般的存在,只有一些民夫在帮着修城,他们贸然过去,很不合时宜。</p>

但哈密一样可以找到忠顺郡王门人的活动痕迹。</p>

这几日在哈密,他们也听说往后去准格尔的地盘,也需要“通关文书”,这种文书据说比以往历朝历代都要严苛。</p>

为首的徐海倒是很淡定,他吃的就是这碗饭,从衙门那边弄到这种通关文书很是容易。他的任务就是要看看,在焉耆,轮台甚至伊宁等地方,有没有忠顺郡王的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