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通关衙门(1 / 2)

 贾环这个时候正伏在桌案写给朝廷的奏报。</p>

要来了大片的土地,贾环觉得可以交待了。</p>

至于要不要接着打下去,贾环也想过。想灭国不是不可能,但灭了准格尔之后呢?那大唐的边境就要再多出好几个国家,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经济怕都要被绑在西北了,有准格尔人在中间隔着,不一定是坏事。</p>

折子里,贾环详细说明了谈判的结果,并把“通关衙门”的设想提了出来。</p>

趁着西北万事未定,这个通关衙门极有可能会被设立,再不济也会并在当地的衙门里。</p>

准格尔人只是想着反制,这个衙门将来肯定会在物资的流通上对他们做出极大的限制。</p>

至于开边市想暗中进行非法交易的事情,以后就不要想了,所有的贸易都要经过这个衙门的允许——否则不受保护。</p>

官员贪污受贿渎职不可避免,但不出事没关系,一旦出事,贾环都能想象出来这些人的嘴脸。</p>

只要这些官员凡事多想想后果,准格尔的日子就会多难过一些。</p>

写完折子之后,贾环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天色,日头已经开始偏西了。</p>

“孟实,和大将军说一下,看能不能今晚给大伙加个餐。”</p>

孟实已经知道了协议签订,再过段日子,就会有大量的黄金到达——这是给朝廷的,西北大军行辕无法克扣。</p>

可贾环自始至终都没有稳过哈密,巴尔库勒甚至吐鲁番打下来之后的缴获,仿佛这些不存在一样。</p>

“学生这就去安排。”孟实知道自家大将军的心思,贾环这种要求不可能不被满足。</p>

“今儿是个好日子啊!”贾环出了屋子,眯着眼睛看了看斜阳,不知道路上的准格尔人怎么样了?</p>

胡格鲁和范承运他们正快马往轮台赶,一路上没人说话,也没有人想说话。</p>

</p>

谈成这个样子,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极差,只恨不得直接拿刀砍了贾环。</p>

虽然协议没有定下年限,但胡格鲁和范承运都认为,只要不让汉人找到借口,那他们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而且即便汉人有了借口,也不会轻易发动。</p>

范承运这个时候已经在想往西的事情了,那么多黄金交了出去,不找补回来那是不可能的。</p>

西域广袤,总有准格尔纵横的地方。</p>

眼看着太阳开始西斜,一行人也开始找地方休息了。</p>

这个时候,交河城里的牛羊再次遭了殃,借着协议谈成的东风,今晚的交河城再次热闹了起来。</p>

黄凤阁和贾环许颙他们坐在一桌,满意地吃着羊肉。</p>

大军的厨子还特意给贾环做了几道清淡的江南菜,这让贾环有些意外。</p>

但贾环却看见了旁边不远处的桌子上有着几个生面孔,也在大嚼羊肉。</p>

黄凤阁举起酒杯,和贾环碰了一下,笑道:“好叫贾大人得知,那是陕甘总督派来的人。”</p>

贾环想了一下,就猜到了:“可是送来了弹药?”</p>

“正是!”</p>

贾环喜道:“这是好事!”</p>

这是贾环的底气所在。有了弹药,贾环的腰杆子可以挺得更直了。</p>

他不怕准格尔人反悔,相反,他还隐隐有些期待。虽然他想留着准格尔帮大唐隔着其他国家,但能多割一些下来也不是坏事——大唐不需要一个强大的准格尔</p>

。</p>

就在贾环等待的时候,京师里也有了动静。</p>

两万两黄金搅动了整个京师,许多知道了消息的人都暗自咋舌。</p>

当然这个消息没有在明面上流动,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有心人的传播。</p>

忠顺郡王收到“光复交河”的金牌之后就很是心慌,皇帝摆明了不肯轻饶了他。</p>

卢顺之他也去见了,把参股的勋贵都交待了出来。</p>

拢共十几家,卢顺之心中冷笑,你这是朝皇帝示威么?</p>

天可怜见,忠顺郡王绝对没有这个心思,他想的是多找几个人来分摊皇帝的怒火,只是他无法左右卢顺之和皇帝的想法。</p>

咸靖皇帝拿到这个名单之后果然怒火中烧,牵扯了十几家的勋贵进来,是想要来个“法不责众”么?</p>

没这个便宜事!</p>

“只诛首恶,余者不论!”这句话就一直在咸靖皇帝脑海里萦绕,让他愈发想对忠顺郡王开刀。</p>

两万两黄金,几个门人就能直接拿出来,那这些年来,忠顺郡王到底在西北赚了多少?</p>

然后,他又在名单上看到了一个让他牙根痒痒的名字:卫若兰。</p>

卫家现在的小日子很不错,虽然爵位到了卫若兰这一辈也到伯了,但这小子却做了史家的女婿。</p>

而且他辈分小,许多人家对他还有点照顾。</p>

咸靖皇帝眯了眯眼,忽然开口了:“何奎,卢秋成的神机营在西北几年了?”</p>

何奎不知皇帝为何忽然提起这个话题,但还是老实说道:“已经快三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