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1 / 2)

 这一日,一行人到达彭城。这相府原本就有,赵栾离职之后,原班人马仍继续留任,阎忠到来之后,以长史职将日常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而建业将军府则是新设,阚泽就在郡国兵的兵营边选了一处房子。这是个前后两进带天井的院子,后面住着孟良两口子,前面则是阚泽、史涣和孟良的中军护卫,其余骑兵及弓箭手则安排进了兵营,和郡国兵同吃同睡。甘宁、赵二春两兄弟则是多年的习惯,一直跟士兵们在一起的。

孟良到达彭城一安歇下来,便让阎忠约见彭城国王爷刘和。

尽管从西汉景帝开始,平息七国之乱之后,景帝就下旨,各属国王爷一律不得干政,所有政务军务皆有国相一手处理。王府只设王傅一名,负责王府的礼仪接待等日常事务,但是,这彭城国王爷刘和却名声极好,深得老百姓的爱戴。他生活俭朴,为人谦恭,遇灾年荒年,经常在王府门口设粥棚,施粥救人,还自请减少禄米,削减人工。

刘和听说新来的彭城相下车伊始就上门拜访,也亲自打开大门,令家人打扫庭院,以示隆重,自己则在大门口出迎。

孟良见王爷亲自出迎,很远的地方便下了马,步行过来,按规矩行了礼。

两人原本在下邳孟良婚礼上见过一面,此次重逢,孟良首先感谢王爷亲自赶到下邳道贺之情,又谢了王爷亲自大门等候之礼。

两人寒暄着,孟良退后半步,一前一后进了大门。

刘和道:“久闻孟相幼年得高人教诲,才高八斗又善于体恤民情,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今出任彭城相正是众望所归,以后小王要靠孟相多多照拂了。”

孟良连忙欠身说:“不敢、不敢。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是我等毕生追求之目标,孟良少不经事,勉为其难出任此相,还望王爷多多提携。孟良对彭城情况不熟,如何施政还望王爷指点一二。”

刘和呵呵一笑:“小王不理政事多年,闲时只是种种花、养养鱼,四处游历,孟相如此说,是为难小王了。”

孟良见刘和对彭城政事不置一词,知道其心机颇深,也不勉强,想起曾听得别人介绍,刘和对治理泗水曾经写过条陈,原来的彭城相赵栾不敢兴趣,束之高阁。便有意把话往这方面引:“听闻王爷对治理水利颇有心得,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刘和一听,这个话题正是兴趣浓厚,端起茶碗,润润嗓子,便开始发表治水心得:“水利是农业之要务,此次黄巾作乱,便与旱灾造成饥民四起有关。水利第一,在个蓄字。平时组织农人建水库,维护当家塘坝,做到一年四季蓄水。其次,在个导字,要沟渠相连,四通八达。做好这两个字,农人当可不惧旱灾。另外,近日在修订治理泗水若干策,听闻孟相在武原引泗水浇灌民屯,想来也是行家。带我修订之后,一并请孟相指教。”

“不敢不敢,孟良有一策,王爷修订时不妨考虑,就是植树与天气的关系问题。”

刘和击掌:“孟相果然名不虚传。我也发现凡是树木茂盛之处,必定风调雨顺。呵呵,真是不谋而合啊。”

孟良暗笑,这在后世是常识。这个时代,每逢灾害频发,总会想到天怒人怨,联系到政绩上去。刘和有如此见识已属不凡。

中午时分,按照惯例,由王府赐宴。刘和果然简朴,每人面前两荤两素,两碟菜蔬,一碟中放着一块红烧肉,还有一碟里是条小鱼。孟良不管浅尝辄止的虚礼,将米饭、菜肴吃的干干净净。再看刘和,也是如此,吃完之后,很自然的倒点开水,将盘子涮涮,将一点油水一起喝了下去。

孟良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王爷,淮南这地方,你们有个汉室宗亲,叫刘晔刘子扬可听说过?”

刘和好奇地问:“孟相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人呢?”

“嗯,听别人介绍的,此人高才且有胆识,一直想去寻访他却没有时间。”

刘和呵呵一笑:“孟相啊,你还真问对人了。刘子扬经常来往于这一带,每次来必然住我这儿。我们常常去彭城学堂跟一帮儒生们谈古论今的。下次来,我介绍你认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下次他来我一定要拜访他。”

从刘和那里出来,回到将军府,那边相府的文书却等候在将军府的耳房里,手里拿着张请柬:彭城商会商界人士今晚在汇星楼为孟相洗尘接风。落款是商会会长赵栾及同仁叩首。

阎忠见了,解释道:“前彭城相赵栾免职之后,转而出任彭城商会的会长。他的家族在彭城不仅占有大量的田地,城里的商铺他至少占了半条街。家族僮仆四五千人,更蓄养着一千多人的私兵。看来晚上的宴会各大家族、士绅名流均会到场。”

阚泽在一边接话道:“阎长史的意思是今晚不仅要去,而且还要以礼相待,稳住他们的阵脚?”

阎忠很干脆的答道:“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