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非常之道(1 / 2)

 陆陆续续的,吕掌柜将搜罗来的各类工匠送进谷里,房屋很快就不够住了,只得临时在生产区搭建起工棚安置那些单身的。但是,这些人已经觉得到了天堂。

首先,他们大都是落户匠籍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一等,按照惯例,他们犯了错,主人将他们打死官府都不会问津。王莽为自己儿子打死奴婢之事逼着儿子自杀,以示众生平等的做法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天方夜谭一般。在这谷里上工,主人孟良却给了他们每人每月定额三十斤粮食,还有一百文工钱,做得好的,还另外有奖励。

这些工匠有的还是拖家带口,如此一来,全家都能吃饱饭了。这让他们心满意足,活着不就是为了吃饭吗。

这种天翻地覆的环境差距让他们很是重视眼下的生活,一个个干劲十足。负责食堂管理的张二婶却犯了愁,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吃,每月每人三十斤的定额根本无法保证。她找到了孟良,说是不是食堂该改个规矩,定额之内的免费,每月超出的由个人负担。孟良笑呵呵的说:“二婶,不用的。你多买点肥膘,熬点油,将菜里的油水放足点,再多摘点我说的那种野山椒,把菜弄辣点。一开始会多花点钱,你看吧,一个月之后,大家肚子里的油水厚了,那定额你用不掉的。”

张二婶明白过来,又说:“现在女人多了,好多人闲着没事,你能不能让出钱买点鸡鸭鹅猪羊,把女人们都组织起来,集中喂养,大家也可以改善点伙食。”

孟良一听,说:“我倒把这个忘了,不过,这个我们不出钱,我们借钱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办,只要是办各种副业的,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没钱的都来你这儿支,年息一分,他们的产品我们食堂优先收购。以后都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告诉他们别有后顾之忧,现在大家手头有钱了,会消费的,你看现在晚上没事的人很多不就自己开伙,烧点好吃了吗?但要告诉他们,养这些牲畜不允许在生活区和工厂区。”

孟良知道,古时候经常发生瘟疫,主要原因是人蓄混居造成的。

张二婶这下明白了,忙答应着去了。这个思路一开,葫芦谷内不到一年各种禽类蔬菜全部实现了自给。葫芦谷往山里方向相邻的地方,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小村落,那一个个草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放牧人的落脚点。这也带来了麻烦,有做工的人白天干活不出力,晚上却跑到山里开荒种蔬菜。

这让孟良想到后世吃大锅饭的弊端,这是集体经济免不了的,倒一时无计可施。不过,这问题很快得到了遏制,这个办法是阎忠想出来的。

那天,吕掌柜让人送过来老老小小一家十几口人,说是犯官,全家削籍为奴。孟良要来押解文书,上面写道:阎忠,汉阳人,曾任信都令,因上解税银被盗贼打劫罢官,全家发配彭城为奴。

这名字让他感慨不已,这阎忠素有识人之能,是三国里与许子将、司马徽齐名的大相士,曾评价三国数一数二的大谋士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后来劝灭黄巾有功的皇甫嵩拥兵自重,皇甫嵩不从,他逃亡到凉州地界,被凉州贼寇王国劫掠,拥戴为主,统帅三十六部。阎忠愤慨却无能为力,忧郁生病而亡。孟良想不到现在竟然成为了他的奴隶,这又是一个被历史尘埃埋没的人才。

他让人请来阎忠,好言安慰了一番,又拨出了一套宅院让他安置家小。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阎先生身体如何,是否要休养一段时间?”

阎忠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忙说:“阎忠现为孟总管家奴,苟且偷生而已,先生两字当不得。家主有何吩咐,阎忠会尽力去做。”

“先生不必如此,今后你做得好,我自然会为你一家脱籍。现在这个村子大了,人口上升到四百多人,需要有专门的人来管理,想借助先生的才识,协助万虎制定一些乡规民约,先生不妨考虑一下,对治安、税收草拟一些制度。这里位于山谷,流贼四起,治安得靠全体青壮组成民团,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你按照这个思路去考虑。”

对待阎忠自然和对待孟公威不一样,阎忠是只老狐狸,韬略极深,他信奉的是王霸之学。对他要侧重于威,以威立信。

阎忠迟疑了一会:“既然家主有这想法,我想这几天看看这里的情况。此外,人口迁移要报官府批准,要设立民屯,也得让官府委任个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