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孟公威原来好器物之学(1 / 2)

 孟良原本打算让孟公威就住在自己家里,和自己同吃同住,以便更迅速的说服他留下来给自己做个帮手。

没想到这想法却遭到了三儿的强烈反对,她的理由很简单:我们都是农户人家,散漫惯了,他一个读书人住在一起不好处。

孟良拗不过三儿,只得去找万一连商量,动员他搬去和李疙瘩同住,并许诺他一旦新房建成,他可以随意挑选。

这件事情到让孟良产生了新的想法,将来做工的人会越来越多,更主要的是要在葫芦口建起一道关隘,现在就得备料,特别的要开山取大块青石。

孟良便借着窑厂扩建,要招募工人安排住处为由,让万虎去武原县城及四邻八乡招募几个泥水匠和石匠,由万虎负责组建一个工程队,常年建住宅。

这万虎出去一趟,把需要的工匠找回来不说,还带回来一个重要的信息,吕掌柜告诉他的:每年都会有都会有发配的犯人,会落匠户籍,然后在市场上买卖,有些轻刑犯则直接送到矿山做工,只要给口饭吃就行。哦,对了,还有些是全家流放的犯官,这个也是在市场上买卖的。我那舅爷跟彭城王府有点关系,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托他打听。

孟良想起来了,东汉的时候,王莽登基之后曾经颁布“私属令”,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人口。没想到这个法令遭到了门阀势力和失地农民的一致反对,很快变成了一纸空文。而且买卖人口到后期愈演愈烈。像大门阀、富商糜竺就有门客万人,他曾一次性的送给刘备僮客两千。

这消息让孟良的心思一下泛滥了,现在所缺的就是熟练的匠人,铁匠、木匠、瓦匠、矿工,只有大量的招募这些人,才能让孟良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前实现自己的理想——保护万家庄,甚至更多的人平安的渡过战乱。

孟良的思路渐渐明确起来,要在乱世中自保,首先得做好储备,粮食、兵器、民团这些都是达到自保的必要条件。粮食至少得储备二千人两到三年的口粮,兵器的制造可以通过建铁匠工厂来解决,此外,得筹建一支能够应付小股流寇的民团。这一切都需要招募人才,招募类似孟公威这样的人才。可凭着目前的实力和社会地位,怎么才能够**到人才呢。

孟良决定,首先从孟公威开始,如果连他都说服不了,说明目前的状况对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是缺乏吸引力的。

“公威,来这里有些日子了吧,不知你今后如何打算?”

“孟兄弟,不是嫌我在这里糟蹋粮食开始下逐客令了吧?”孟公威正兴致勃勃地雕刻着一个小泥人。

“当然不会,你把孟良我想成什么人了。我这是想跟你谈谈你的报酬问题。你画的那些花鸟鱼虫山水之类的图案让我们的瓷器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应该付给你报酬。”

孟公威一摆手:“你这是骂我吧,我那是举手之劳。要谈到报酬,那没法说了,我住在这里,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这些该怎么算?”

“嗯,好吧,暂时不提这个。公威兄,你苦心钻研墨家理论,研究攻防器材之类的,想没想过将来该做些什么?”

孟良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耻于金钱,讲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自己受后世影响,已经不清楚知识分子和商人的区别了,反正在他眼里都是逐利之徒。把这种观点带到三国时代却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