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削藩(2 / 2)

老宁王对于朝局不敏感,却十分了解燕王的品性,他知道这一定是个骗局。

燕王阴险狡黠人尽皆知。

一旦宁王谋反,不仅丢了名声,跟朝廷对战只会两败俱伤。关外的夷狄大军很可能借机趁虚而入,自己腹背受敌,自己和朝廷最后都将落得大败亏输,燕王到时候再出来收拾残局定鼎天下。

识破了燕王的阴谋后,宁王选择主动交出兵权,归隐田园。燕王眼见盟友穷尽,只能也能乖乖就范。终于,朝廷在太宗时期惊险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之后少帝中兴,帝国一边越发强盛,另一边又爆发了忧患。

朝廷派遣于边境的封疆大吏任期都较短,所以对当地并不能像旧藩王那般投入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是横征暴敛。特别是西面诸镇因地处胡汉交杂的原故,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夷狄人卷土重来让镇守嘉阳关的封疆大吏们十分害怕,接连吃了几次败仗。

他不敢对朝廷如实奏报,只得频频晦败为胜。朝廷不知内情,信以为真,仍然给他继续划拨白花花的银两。那官为多得银子开始强抓老百姓当兵,结果百姓怨声载道,最后竟联合外族造反,将那封疆大吏枭首示众。

紧跟着反军又汹汹赳赳地一路朝东杀去,直逼都城。少帝此时已经百病缠身,唯有重新启用老宁王的后人,即是现在的小宁王前去扶众。

叛军一见宁王后人来了,纷纷主动下跪磕头,央求他返回西面治理边疆。少帝虽然心中嫉恨,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将宁王封爵并派去了西凉的嘉阳城。直此,宁王一脉又重新崛起。

不过,少帝见宁王家族在帝国西面威信太高,十分惶恐,介怀。于是下令不再允许宁王军屯田耕种,只能由朝廷划拨粮草,而购买粮草的钱则来自西面各城镇的税负。

这便杜绝了未来宁王会发展成听调不听宣的枭雄的可能性。

起初,少帝在位时这个办法还没出现纰漏。但在大正皇帝继位后,户部和兵部的官吏欺负少主年幼开始勾结在一起,私吞朝廷发往西面的军粮。

宁王知道后,气愤地上书皇上要求自购军粮。朝廷肯定不会答应,但他们也明白这是宁王在讨价还价。于是也改变了划拨的方式,开始自己任命民间的富商专为朝廷采购军粮。

说白了,就是民间的富商先购买好了粮草,经检验合格朝廷便会收购。富商只要将从农民手中买来的粮草倒一次手便可获得丰厚的暴利,难怪宝家和贺家会因此动员全家的力量争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