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微服私访?(1 / 2)

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0 字 2021-10-17

 听的张鹏翮这番话,贞武不由微微领首,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乡绅势力膨胀引发的土地兼并可说是根子上的问题,这年头,百姓的要求低的可怜,只要手上能够有一块足以解决温饱的土地,你逼他造垩反,他也不会干。</p>

前明之亡岂能归于乡绅势力膨胀萧永藻开口辩驳道:奴才窃以为,前明之亡,亡于党争,亡于内耗,文官与宦官的内耗才是明亡之根本原因。</p>

不可否认,乡绅势力膨胀会加倒土地兼并,但乡绅势力却是朝廷稳定地方不可或缺的部分,奴才不赞成遏制乡绅势力,与前明不同,大清根本不怕土地兼并,澳洲美洲有的是广袤的土地,根本无须担忧乡绅兼并土地。</p>

听的这话,马齐不由大喜,怎么就忘了海外这块他忙紧跟着道:既无土地兼并之忧,乡绅便可谓是有益无害,无须对其进行打龘压遏制。立国之初,朝廷是为了尊崇士子,笼络乡绅,才免除他们的差徭杂役,以提高乡绅之身份地位,如今贸然剥夺,颇有节外生枝之嫌。</p>

听的这话,张鹏翮王掞不由一愣,大清有广袤的海外领土,根本就不用担心土地兼并的问题,那凭什么还要打击乡绅乡绅阶层的作用确实是不可或缺,也不容忽视,贞武提出这一点,是另有深意还是考虑不周</p>

见有些冷场,贞武扫了五人一眼,才道:朕说了,要从短期和长远两方面去考虑。海外领土越是广袤,乡绅的势力膨胀的就越快,南洋澳洲两地,在数年内将造就大批的乡绅出来,因为将有大量的奴隶投入到南洋澳洲甚至是本土。</p>

大清如今不缺银子,朕也不缺银子,为什么要推行摊丁入亩为什么要提议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是为长远计此时不推行,以后将无法推行,朕估摸着,不出三十年大清乡绅的数量至少能翻一番,你们想想,那是何等规模</p>

三十年内乡绅数量至少翻一番五名上书房大臣都被吓的一跳,那是什么光景县城岂不是满大街的乡绅这怎么可能乡绅可不是大白菜,必须得有功名在身,文化知礼仪,还要有一份不菲薄的家产。</p>

见几人满脸的不相信,贞武微微笑了笑才道:这并非是朕危言耸听大清如今正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府县到乡村,各级的官学规模都将扩大一倍不止,朕将每年持续投入,十数年内,大清应该有三成的孩子都能进学,这是其一。</p>

其二,土地和财富,随着澳洲大移民随着大量的奴隶加入到南洋和澳洲两地的开发,必然吸引众多的士子商人乡绅前去圈地和开垦,北方各省随着大移民土地的价格亦会大降,绅衿的数量亦会随之增加。</p>

另外,澳洲之移民,朕和四大恒亦会朕手扶持朕花费数千万两银子将他们移民到澳洲,不可能撒手不管,从明年开始,朕将大力加强对澳洲的管理和教育投入,朕要他们祖祖辈辈感恩朝廷。</p>

听的贞武这一解说,几人不由恍然,如此发展下去,大清的乡绅数量确实将会暴长,难怪贞武此时要大力推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以压制乡绅,这是未雨绸缪。</p>

略一沉吟,嵩祝便躬身道:皇上高瞻远瞩,实令臣等万分景仰。然乡绅规模如此暴增,必然导致朝廷汉员激增,必将冲击朝廷如今之格局</p>

在座几人都清楚,所谓的朝廷格局,就是打破满汉的平衡,这话也就嵩祝这个炮筒子会不顾场合直言,马齐不由微微抬起头轻瞥了他一眼,止阻他继续往下说。</p>

见嵩祝只说了半句,贞武不由瞥了马齐一眼,道:在座诸臣工皆是朕之股肱之臣,朕也不妨坦诚直言。微微一顿,他才加重语气道:大清要想国柞绵长,繁荣昌盛,就必须融合各族,八旗实则便是融合蒙汉,若没有汉蒙八旗,哪来大清现在的天下</p>

飞鸟尽良引藏之事,大清历来不屑为之,大清能有今日鼎盛局面,便是因为善待功臣,朕是天下之主,是大清亿兆子民之君,朕有包容天下之心,亦有吞吐天下之志,朕不拘泥满汉大防,亦不猜忌汉人。</p>

朕推行满汉朕姻,为的便是融合满汉,融合大清各族,为大清开创一个亘古未有之盛世,将大清打建成超越无蒙的大帝国,你们皆是朕的股肱之臣,必须事事以身作则,若是心中始终放不下满汉大防,朕要尔等何用</p>

听的贞武说到后面,已经是声色俱厉,张鹏翮马齐等五人皆是如芒在背,齐齐起身跪了一地,一个个对嵩祝皆是腹诽不已,这不是哪壶不开提那壶吗好端端的,妄提什么满汉这下好了,要以身作则,这个则该如何做朕姻是不是回去赶紧认几个干女儿,干孙女</p>

扫了几人一眼,贞武微微控制了下自己的情绪,端起茶盅呷了口凉茶,才放缓了语气道:萧永藻方才也说了,前明之亡,亡于党争,莫非尔等以为满汉之争就不是党争这是比明朝文官与宦官更恶劣的党争</p>

尔等自己反省一下,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耗羡归公或是取消,乡绅监督地方官,这些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朝廷岁入关系到朝廷吏治的大垩事,尔等都扪心自问一下,可是完全秉持公心</p>

见贞武有暴怒的趋势,马齐忙叩首道:皇上息怒,奴才等罪该万死,有负皇上圣恩,恳祈皇上降罪责罚。</p>

张鹏翮亦叩首道:皇上圣鉴,微臣等确实带有私心,然满汉之争由来已久,消除满汉咛域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微臣等身为上书房大臣自当以身作则,日日自省,尽早消除隔阂,消除成见,融合满汉,为百官表率。</p>

瞧了一眼尽皆一把年纪的五人贞武也不为己甚,况且张鹏翩说的也在理,消除满汉咛域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心急不得当下,他便吩咐道都平身,赐座。</p>

五人起身后,马齐赶紧就垒动转移了话题道:皇上,各地耗羡收取标准虽然不一,但少则数百两,多则上千两,若是归公奴才担忧地方官员会强烈反对若是免除朝廷怕是负担不起。</p>

耗羡实乃一大弊政。贞武沉吟着道:耗羡之征收,朝廷无明文之规,州县官视耗羡为应得,肆意征收,从四五分至一二钱不等,所得尽入私囊,州县以上官虽说无耗羡,却收受属员的规礼节礼州县官以此有所藉口,更加贪婪;上官因受贿而不敢过问,乃至以馈遗多寡为黜陟等差吏治民生均受其害,实乃残民祸国之弊政,不仅残民,官场贪贿之风亦有此起。</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