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清军来啦(1 / 2)

 第六十六章清军来啦

今天,是紧张的一天,因为清军终于来了,就在几十里外的蒙城扎下了大营,如今正在大摇大摆的整顿呢。

说起蒙城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说起另一个人大家就是如雷贯耳了,那就是庄子,就是那个庄周梦蝶的庄子,而蒙城就是先哲庄子的故里!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这是先哲庄子故里,是著名的道家文化圣地,也是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而今,这里殿前殿外都是马匹的排泄物,与孔子像遥遥相对。

满族清军对孔子可没有多么尊重,要知道人家几十年前还在东北那块熬鹰捉兔呢,也就是这些年有了改善,但还是野性居多。

清朝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那是后来的事,这还是为了安抚那帮子脑残的的文人士子特意做的秀!

这帮子满人居多的大军可没有那帮子文人对孔大爷的个人崇拜!是以,悲惨的孔老夫子只好与些畜牲共处一殿了……

说起蒙城就不得不说起一个名汤!这个名汤可不一般,它可是皇帝赐名的!这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江南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还有她的独生女儿。大家不要误会,这可不是皇帝和一对母女不得不说的故事,也不是狗血的皇帝微服私访与农家女相恋的剧情!

这位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观那主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手摇一把撒金折扇,更显得风流潇洒。店家婆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沙锅煨炖。

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侍从坐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等待用膳,谁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乾隆饿得饥肠漉漉,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

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小店,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稻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对店家婆说:“把这麦仁放进鸡汤锅里好吃吗?”姑娘微笑道:“会好吃的。”说着掀起锅盖,乾隆把麦仁放了进去。

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姑娘盛了几碗鸡汤,放入麻油、胡椒等调料,用托盘端置桌上。

乾隆品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用竹筷一捞,鸡肉已经脱骨,与麦仁混和在一起,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美哉!好汤。”

乾隆膳后问侍从道:“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心想:自古君无戏言,皇上说是啥汤就是“啥汤”。于是便顺口答道:“啥汤。”

乾隆又问“啥汤”的“啥”是哪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