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是一个真正的传奇。</p>
在他二十年的宰相生涯中,他成为杨坚最信任和最牢靠的盟友,以天下至公的理念和献身精神,将隋朝带到万邦来朝,如日中天的高度。</p>
在他政治生涯的末期,他一个人,和整个隋朝的朝廷进行了正面的决斗,虽然最后归于失败,但足以让人肃然起敬。</p>
高颎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宰相,也是超一流的政治家。</p>
在太子废立事件时,京城大兴原有的贵族集团,大体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已经逐渐团结于太子杨勇的周围。</p>
他们押宝于杨勇将成为帝国将来的皇帝,把自己和家族未来的命运,最大程度上和太子杨勇捆绑在一起。</p>
这次匆匆的废立太子事件,对于大部分家族而言,他们还没有进行心理上的调整,也没有时间来准备,去将利益彻底切割。</p>
以杨素为代表的得势贵族,忽然发现,杨广成为皇太子之后,他们竟然同时面临杨坚和杨广的双重压制。</p>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吊诡的局面。</p>
朝廷中的原有势力,竟然和杨广有点疏离,加上杨广长年在江都,他在京城的根基本来就较浅薄。</p>
这决定了杨广登基后的国策和用人方略,将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杨坚的气魄和气象,开始属于他自己的时代。</p>
对于杨广而言,他的舞台,就在不远的将来。</p>
对于杨素而言,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p>
如何处理杨勇?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p>
他需要秉承杨坚的意志,舞文巧诋,牵强附会,需要座实太子杨勇的罪过。</p>
为了让杨广更加名正言顺地,继任太子之位,杨素从一开始就想以谋反之罪去判定太子杨勇的罪过,但到最后,杨素也没有坐实杨勇谋反之罪。</p>
并且杨素所加的任何罪名,杨勇都表示不服,坚决不认罪。</p>
杨素抓住太子杨勇养马千匹,实有谋反之心来做文章。</p>
却被杨勇直接怼回去,太子杨勇对杨素说:“窃闻公家(杨素家)马数万匹,勇忝备太子,马千匹,乃是反乎?”</p>
如果以此当作杨勇谋反的罪证,那杨素本人的罪过似乎更大。</p>
杨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p>
在搜查太子杨勇的东宫时,搜出数千枚火折,还有几斛用来助燃的艾叶,杨素大喜,以为这是以备黑夜之中,偷袭之用。</p>
但最后也不过是白欢喜一场。</p>
原来这是杨勇在院中见到一棵即将老死的枯愧,便问其部下“此堪何用?”,有部下回答说:“古愧尤宜取火。”</p>
于是,杨勇命令工匠将枯树伐倒,做了几千枚火燧分赐卫士,用来照明,仅此而已。</p>
大体诸如此例,杨勇始终拒不承认谋反之罪。</p>
虽然不能成此谋反大罪,但杨素毕竟老于政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p>
经过杨坚和杨素的努力,还是坐实了杨勇在家庭和朝堂之中莫须有的罪过,杨勇的皇太子之位,终于不保。</p>
这是杨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p>
和历史上废立皇太子大不相同,杨坚给了原太子杨勇一个告别的仪式,从表面上看,太子的更易,更象是由家庭内部的亲疏决定,而不是政治力量的生死较量。</p>
冬季十月,大兴城一片肃杀。</p>
杨坚派人召唤杨勇,杨勇当时对局势已经失去希望,他看到皇帝的使者,大惊道:“得无杀我邪?”</p>
随在使者后面,杨勇忐忑不安地进入武德殿,在这里,杨坚摆下了一个大阵仗。</p>
大殿之上,黑压压二堆人。</p>
文武百官立于东面,杨氏宗亲立于西面,杨坚正式宣布,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p>
杨勇知道大势已去,一腔冤愤无处发泄,情绪终于崩溃。</p>
他向杨坚再拜说道:“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p>
杨勇说到伤心之处,终于痛哭出声,泣下沾襟,然后拜伏舞蹈而去,再不回头。</p>
满朝文武,心下恻然,武德殿上,一片死寂。</p>
一个时代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