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驭下之策法为上,如此君王如此臣(1 / 2)

 有人才,就必有考核。</p>

否则,能上不能下,整个社会必然会死气沉沉,就会固化僵化肌体的生机和活力。</p>

学而优则仕,以治国平天下为的理想的士人们,也会形成学术官僚集团。</p>

加上传统的门阀官僚,双方理念,利益大相径庭,迫切需要确立一种全新的,双方都能遵循,参考的价值评判体系。</p>

杨坚为了防止官员的贪腐,他制定过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条条框框。</p>

他制定的这些制度,一直被后世沿用、改进、提升和强化,可以说,后世的规范,大多只是在炒杨坚的冷饭而已。</p>

比如,他规定了一种“回避法”。</p>

州县官员不得在原地任职;下级官员不得在地方政府中,担任已经担任过的官职;他还规定主要的地方政府官员任期为三年(后改为四年)。</p>

这主要是防止官员在本地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网。</p>

流动制,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以根治以前州刺史就是土皇帝的弊端。</p>

在这种制度下,州县将认可中央的权威,而不是只认刺史本身具有的威权。</p>

他还规定,外任的官员不得带父母或超过15岁的孩子一起上任。</p>

这可能防止官员在行使职权时,不受来自于近亲的制约和影响。</p>

这种制度成效显著,当然,更重要的是,汉族又一次成为主人,中原大地分裂太久,人心思静,人心复古,朝野上下,每个人都能看到未来,还有发自内心的希望。</p>

那是对明天的向往,新朝新气象。</p>

隋朝初立,万象更新,国势蒸蒸日上,官员们也生气勃勃。</p>

隋初涌现了一大批辉耀史册的良吏。</p>

天下第一刺史梁彦光,成名于歧州。</p>

当地风俗质朴,他因时顺势,不生事,不扰民,以静镇之,全境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闻于天下。</p>

梁彦光在歧州的政政绩,引起了杨坚的注意。</p>

他巡幸歧州,亲自下了一道诏书,许诺将提升梁彦光的官职。</p>

“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赏赐了很多礼物和仪仗),庶使有感朕心,日增其美。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p>

很难讲这些赏赐,有几分是因为杨坚本人的巡幸,怕让梁彦光破产,而做的补偿。但杨坚对于升官和赐物,以及为天下做表率,却是来真的。</p>

因为梁彦光连年在刺史之中,考核第一。</p>

作为隋朝刺史的旗帜,杨坚要重用他。</p>

他调任梁彦光做了一个大州的刺史,那就是相州。</p>

杨坚对梁彦光寄予厚望,他希望他能为杨隋一朝,羸得相州的民心。</p>

相州,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p>

它是原北齐的首府和政治中心,也是当年尉迟迥叛乱的老巢,是山东叛乱力量的精神源起地。</p>

尉迟迥失败之后,原来的城市被推平毁坏,杨坚将其地一分为二,新的府治,搬迁到离原地十五里的新城。</p>

山东之地,经商氛围历来活跃,相州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人如蚁聚,很快又恢复了昔日繁华。</p>

繁华虽依旧,但商人重利,人多变诈,世尚浮巧的风俗,也没什么变化。</p>

相州,历来就难于教化。</p>

全国之难治,在于山东;山东之难以驯化,在于相州。</p>

梁彦光初到相州,想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静抚人。</p>

他将在关中歧州,已被证明成功的一套方法,全盘照搬移植过来。</p>

但事与愿违,相州之人,不吃他这一套。</p>

浮华放浪的市井无赖们,还编造一首民谣嘲笑梁彦光的软弱无能,他赢得一个外号“戴帽饧”,就是软弱可欺之人。</p>

杨坚大失所望。</p>

帝国最精锐的干吏都收服不了旧日叛乱之心,这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他暂时失败了。</p>

但杨坚一朝,君是新君,臣乃名臣,君臣同心,才可能将隋朝经营治理得如日中天。</p>

相州之治虽然失败,但盛名之下,梁彦光当然还是可用之才。</p>

杨坚立即将梁彦光改任赵州刺史。</p>

梁彦光抗命,他主动请缨,要二入相州。</p>

杨坚深深地看了梁彦光一眼,这一眼,是期望,是默许,也是激赏。</p>

梁彦光毫不畏惧,平视杨坚的眼睛。</p>

君臣对视,一眼穿越古今,他们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坚决,还有信心。</p>

杨坚同意。</p>

梁彦光二度进入相州。</p>

当听说前度梁郎今又来时,当地浮滑之徒弹冠相庆,嗤笑戴帽饧不过是来走个过场而已,他们可以高枕无忧地,过他们海阔天空的好日子。</p>

但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之外。</p>

梁彦光刚一下车,便以雷霆手段,“发摘奸隐,有若神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