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齐王宪确实是国之干城,又谨言慎行,此时除掉齐王宪未免师出无名。</p>
二是武帝尸骨未寒,不许滥诛骨肉之言,言犹在耳,若转身就违背他的遗愿,是为不忠不孝。</p>
三是孝伯暂时还未忘却他辅政大臣的身份,他需要以良相的身份去辅佐君王,而不是陪他无原则地胡作非为。</p>
于是,他中规中矩地向天元叩头进言:“先帝遗诏,不许滥诛骨肉,……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阿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p>
周天元听了非常不高兴。</p>
看来先帝的辅臣,过于看重先帝,对于自己这个现任的君王,只有掣肘之心。</p>
即使贤如宇文孝伯,也还是不能随心所欲,为己所用。</p>
但诛杀齐王宪一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
你宇文孝伯不干,自然有大把的人干,他任命于智暗中谋划此事。</p>
宇文孝伯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天元的心意,但时势已然,自己无法再重新主持此事,他采取一种默认的姿态促成此事。</p>
他自己也成为诛杀齐王宪阴谋中的一份子,虽然很隐蔽,但深扒细节,总会有宇文孝伯隐隐的身影。</p>
宇文孝伯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让他放松警惕,于是,齐王宪被诱杀于内殿。</p>
因而,在最后的时刻,齐王宪面对于智的指控,依然能目光如炬,辞气不挠,誓不低头。</p>
也许那个时刻,齐王宪心存万一,武帝和宇文孝伯,当日可是答应过自己,也承诺过自己的安全。</p>
他未能等到孝伯的身影,他知道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只能伏诛。</p>
宇文孝伯一样迎来他自己的宿命。</p>
周武帝没有看错他,他实在是国家一等一的良臣,谏臣。</p>
但周天元不需要进谏,他只需要执行。</p>
宇文孝伯所有的进谏,天元一律不同意,他每进谏一次,君臣之谊,便疏远一分。</p>
宇文孝伯很早就预见了自己的未来。</p>
上柱国尉迟运知道大祸临头,私下对他说:“吾徒必不免祸,为之奈何?”</p>
宇文孝伯准备慷慨赴义,他义正辞严地说:“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p>
这种痛苦的关系并未持续很久,宇文孝伯很快等到了清算的时刻。</p>
周天元找了个不算高明的理由,准备拔掉宇文孝伯这根刺。</p>
他讥诮地对孝伯说道:“公知齐王(宪)谋反,何以不言?”</p>
宇文孝伯直视周天元,那一眼,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失望;那一刻,他知道天下虽大,自己再无容身之处。</p>
他可以死,但他不愿背负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否则无颜见周武帝于九泉之下。</p>
宇文孝伯淡然回应到:“臣知齐王(宪)忠于社稷,为群小媒蘖,加之以罪。但以言必不用,所以不言。”</p>
然后,面对现实,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先帝付嘱微臣,唯令辅导陛下,今谏而不从,实负顾托。以此为罪,是所甘心。”</p>
宇文孝伯的正面回答,实际上体现出对天元的蔑视。</p>
但他却不愿意因为齐王宪的原因,再伴死一次,朝臣们流的血,已经太多了。</p>
天元本来就只是想横加孝伯之罪,孝伯非常上路。</p>
既然君要臣死,那就对症入瓮,他主动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以有负先帝顾托的罪名,认罪赴死。</p>
周天元表现出少有的羞惭,他避开宇文孝伯的眼光,沉默不语。</p>
他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足够,至于宇文孝伯到底有什么罪过,以什么罪名伏法,他已经不愿意计较。</p>
天元默默地目送宇文孝伯出宫。</p>
一个时代结束了。</p>
那个背影,也许从未有过一丝的动摇,但却如此悲凉。</p>
宇文孝伯忠于自己的理想,也终于自己的理想。</p>
他求仁得仁,被赐死于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