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刺客(2 / 2)

连梦海苦笑道:“我想了半日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位王元帅却是在一瞬间就做出决断了。我逊其多矣。”

*

皇甫少华心里一片冰冷。但是,来不及迟疑,他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左手,去抓飞刀;右手挥刀,去抵那个刀锋!心分两用,手上未免不是十分精准;那个躲藏在暗处的刺客,手中的飞刀,似乎永远也使不完!

不过一瞬,身上已经挂彩!

难道我要毙命于此?

在三重杀气的压迫下,他发觉自己,甚至连说话也困难了!

正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很清朗的声音:“大大鼎名的湘西三才剑客,却什么时候做了别人的走狗,做这等下三滥的玩意儿?”

然后,自己身上的压力一松。

两个刺客迅速退开,在自己身边一丈处,排成了一列。右边的高墙上,很快站出一个人,非常迅捷的与那两个刺客站成一列。

然后,顺着他们的目光,皇甫少华看见三十来岁的落拓江湖人,就站在自己的前面,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正若无其事的看着那三个刺客。

三个刺客看了看面前的江湖人,好一会,才拱手,也不说一句话,就退了开去。不过片刻,就不见踪迹。

“多谢救命之恩。”皇甫少华长揖到地。虽然感觉面前的江湖人看自己的眼光很奇怪,但是,到底是他救了自己。

“王公子不必多礼。”江湖人端详了皇甫少华片刻,终于说话,声音却是极低,“三才剑客不是无能之辈,灵犀指一出,必然会被看破。只怕这临安城中,已经很多人知道公子的身份了。公子好自为之!”

这话如同惊雷,几乎将皇甫少华震得说不出话来;但是自从被郦君玉看破身份的那一天起,他对这件事情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从江湖人话里感觉不到恶意,当下从从容容再作一揖:“谨受教。”

江湖人不多理睬皇甫少华,转身离去;远远听到他的声音:“你刀剑上的身手,也不过耳耳。等你南征回来,我愿与你一较弓箭,望勿要推辞!”

皇甫少华见对方已经鸿飞渺渺,也不由有几分怅然。转醒起那江湖人的一句提示,却是打了一个机灵!

然后,抬头,却看见巷子两头,已经探头探脑出现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群。方才一顿厮杀,发出如此巨大的声响,左近的闲杂人等,怎么不过来看看?

皇甫少华的步履,突然沉重起来。

自己三年来的夙愿,眼看就要实现。但是,眼下却出来这么一茬子事情!

如何向皇太孙殿下解释?

自己该如何向皇太孙殿下解释居然有人来暗杀自己这件事情?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是武举夺冠的热门?

方才遇刺之时,来不及细想,自己就使出了灵犀指。三才剑客看清楚了灵犀指。如果说,派人刺杀是因为拿捏不准自己身份的话,那么现在,刘家不会有任何怀疑了。

拿捏准了自己身份,刘家会如何作为?

皇甫少华不会愚蠢到认为刘家还会派刺客与自己为难。同样的招数只能使用一次,更何况,拿准了自己身份,刘家对自己可使的招数,就更多了。

最好的招数,莫过于跑到皇帝面前,只要稍微提醒一下,就够了。皇帝可以放过长华姐姐,但是不见得会放过自己。这是因为,姐姐是女人,自己是男人。男人与女人,向来是不对等的。男人的能力强过女人,男人对于家族的责任也重过女人。

是的,皇帝暂时不会杀了自己。皇帝需要自己。更何况,姐姐已经拿了密旨出了城门。

但是,皇帝肯定不会再任用自己。他会羁绊自己,将自己软禁起来,等皇太孙南征回来。

自己三年来日夜盼望的,就这样成为了泡影。

甘心吗?

不甘心!

没有了自己从旁襄助,皇太孙殿下南征,能够取得胜利吗?皇太孙殿下是人主之才,但是战略战阵,变化莫测。自己对他没有任何信心。何况,少了战阵上的功劳,来日能为父亲赎罪(战败之罪)吗?

父亲,孩儿不容许你有任何闪失。

唯一的办法,是赶在皇太孙殿下听到任何风声之前,自己先向皇太孙殿下说明身份。取得他的原谅,甚至支持。皇帝陛下曾经有话,南征一事,任由太孙殿下做主。只要太孙殿下答应为自己出头,那么,即使自己身份暴露,也有可能跟随出征。

皇太孙殿下……他会接受自己么?

皇甫少华想着,心里患得患失。

可怜的皇甫少华,他根本没有想到,刘捷的心里,也一样患得患失。所以,很多事情,就这样错了。(雁无痕闲话:假使皇甫少华知道刘捷心里也是这样患得患失,他会不会改变主意?很可能,他不会。因为,他现在手里有一定的资本。有资本的人,多半是舍不得冒险的。所以,对这件事,我们只能付之一声叹息。)

皇甫少华匆匆赶回武威侯府,李玉飞却还在武林广场未曾回来。又前往郦府,郦先生却是陪伴夫人去梁相府了。打问了一下王浩的下落,王浩(熊浩)也还在武林广场不曾回来。等了片刻,终于忍耐不住,自己先前往福王府了。

皇甫少华前往福王府的时候,太孙妃正禀告福王妃,准备出王府,回一趟自己娘家。

铁穆夫妻本来就是跟随福王住在东宫里的。后来福王弃太子之位,出宫立府,铁穆夫妻照旧住在皇宫里面。但是福王身体时好时坏,作为福王唯一的儿子,铁穆也不是很放心,于是就禀明皇帝,专门派了两名自己的姬妾,出宫进福王府尽儿孙之责。而太孙妃刘燕珠,也跟铁穆一样,隔三差五,两边居住。这样的做法当然引来很多闲话,但是有皇帝——从来不怎么将礼法放在眼睛里的皇帝撑腰,所有的闲言碎语也传不到铁穆夫妻的耳朵边来。

待在福王府与待在皇宫里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刘燕珠更方便回娘家了。福王妃向来是个不管事的主,自己只要禀告一声,她无有不准。但是刘燕珠也没有因此就三天两头往娘家跑。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自己就要好好珍惜,不能滥用。否则,该用的时候就没得用了。

但是现在,刘燕珠却怎么也坐不住了。家里派人来传信,就在刚才,自己的胞弟在赛台上被人暗算,打成重伤。

怎么会这样?自己的夫婿——尽管与自己已经多日不曾亲近,但是到底还是自己丈夫啊——是主考官,他竟然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对自己有所不满,他作为主考官,也要公正客观行事!

更让刘燕珠惊心动魄的是那一句话“重伤”!延医看药了么?禀明福王妃,找出两支人参,还有几两熊胆,匆匆包裹,带了两个宫娥,立即出门。

没有想到,门口,还没有上轿,就遇上了自己的丈夫。匆匆见礼,铁穆便温声问道:“太孙妃这是要去哪里?”

铁穆问话,刘燕珠岂有不答之理。当下回话:“去看看父亲。”

铁穆看了两个宫娥一眼,温言说道:“你且不用回家去了。你弟弟今天大展神威,将一个对手打得口吐鲜血,孤都见到了,回头跟你说就是。再说,你也要好好保养身体。”招呼两个宫娥道:“新月、初云,你们将行李都搬回去吧。”

刘燕珠见铁穆神态温和,但是神色之间却有不容置疑之意,心下隐隐有些委屈。但是此处却是王府门口,虽然是侧门,也有不少过往行人与仆从奴婢,实在不能继续说话。当下只好回去了。

铁穆将自己的妃子带回了房间,微微笑道:“珠儿,你可是埋怨孤不让你回家?”

这“珠儿”两个字,却是很久没有从铁穆嘴巴里吐出来过了。最近这两年来,两人相敬如宾,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连相互之间的称呼也都是“殿下”“王妃”。刘燕珠乍听得丈夫说出这等亲昵言语,一时不明情由,只得说道:“燕珠不敢。”

铁穆笑道:“珠儿,你也知道,天家规矩,与寻常人家不同。咱们出宫门住进王府,便已经是陛下天大的恩赐了,怎么可以不满足?如若落了什么闲言碎语,与我们都非好事。何况如今孤是武举主考,你胞弟又是考生,你这么回去一趟,如果落下什么言语,对你胞弟也非好事,是也不是?”言语亲昵,其中却有重重的威压。

刘燕珠居然用这个来压制自己,却忍不住亢声说话:“殿下难道不知,我胞弟已被人算计,身受重伤?我这会子回去一趟,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铁穆一怔,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听错了消息吧?我亲眼看见你兄弟取胜——怎么可能受伤?你兄弟将别人打成重伤,倒是有的。”说到后面,言语里竟然有了阴森之意。

刘燕珠自然听出铁穆话里的意思。似乎自己兄弟在这一场比赛中是取胜了,而且取胜手段很不光明磊落。正要说话,铁穆却又说话了:“为了避些嫌疑,你这两日就不要出门了吧。家里来的人也不用接见,反正也没有什么闲杂事情。好生保养身体,孤还望你给生个儿子呢……”说着,径直去了。

这亲亲密密的两句话,竟然是将刘燕珠禁足了。刘燕珠望着铁穆的背影,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心中一片冰冷。

那个人,不再是自己丈夫。

两人之间,已经不可挽回。

透过窗棂,可以看见前面的花廊前,侧妃温氏跪下请安;铁穆拉起她的手,情状是如此亲密。

怒火烧伤了刘燕珠的眼睛。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