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吕安的平羌策(2 / 2)

“要求这么严,又不让人发财,说实话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我准备上疏朝廷,加厚派往西羌官吏的俸禄,每年评定一次,至少加五成儿,上不封顶。在西羌任满三年,便可以调回中原,提上一两级使用。如此一来,有了好的前程,官吏们想必也是愿意的。”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加强督察的力度,慎选侍御史,彻底杜绝贪污腐化、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百姓们衣食无忧之后,要的便是公平,律法的公平是最重要的。律法公平了,他们活得才舒服,才能扬眉吐气,才会真正把自己当作大汉的主人!依我之见,这个过程是极其艰难的,能用上千颗首级换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除了招抚之外,还要有大军作为后盾,时刻准备着剿灭那些负隅顽抗之徒!除了孟起的三万关西兵外,我准备带上我的两千玄甲白袍,再从踏白军中抽调一曲斥候,他们多是羌人,人地都是相宜的。吕征的六百亲兵也都带上,孟起也带上一部两千骑兵。再加上辎重兵,就有六千人了。手中有这样的一支部队,即便遇上两三万羌人,也还是可以取胜的。”

“还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日后向西羌地区派出的官员该如何选择。我准备以招抚西羌使臣的身份向朝廷上疏,选官的条件有三个,其一,是廉洁。这一条最重要,以前都是派关东的人到关西为官,他们认为自己远赴异域,辛苦万分,定要捞个够本儿。一到任便横征暴敛,贪赃枉法,这是导致羌乱的最根本原因。朝廷一定要杜绝此事。”

高顺示意亲兵将节仗供奉在上首儿,然后整肃袍服,带领吕安三人恭恭敬敬地向符节行了大礼。这才双手捧起节仗,双手递给吕安。“我,卫将军高顺,代表朝廷,授予你节仗!望你不负朝廷所托,顺利完成使命,早日回国!”吕安同样恭恭敬敬行了大礼,这才伸出双手,郑重的接过了符节。“我,将军吕安,接受节仗!誓死完成使命!不负大汉和朝廷!”

授予节仗的仪式终于完成了,虽然失于简短,但是却显得无比郑重。从这一刻起,吕安三人便正式成为了招抚西羌使臣了,他们身上肩负着大汉和朝廷的重托。“吕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顺郑重地嘱咐道“要把困难估计得多一些,贼老天是不会让你顺顺当当地完成使命的!你们去吧。”

每一个怀着从军梦想的青年,众多的中下级军官,还有河套书院的士子儒生,很多人都读过这。这是蔡邕主编,执笔的确实蔡文姬,文姬是一个才女,她笔下的凉州三明传略更像一部话本,而不像一本教材,让百万人读得津津有味,回味悠长。

“所以,对待羌乱,要剿抚并举,以抚安羌人之心,对于那些不肯降服的羌人,只有剿灭一途。我和孟起、吕征商量的结果,便是要放出风去,取一个敲山震虎之意。我的大司马世子,吕征的东羌公主独子,孟起的羌人血统,这些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如假包换,完全可以好好地打一打。同时派出使臣,赶赴诸羌,请羌王们在金城郡相会。”

在高顺的中军大帐内,高顺高坐于上,吕征、马超端坐于下,吕安站在中间,指着屏风上的一副硕大的地图,正在侃侃而谈。自从从并州讲武堂毕业以来,除了出外历练以外,多数时间,吕安都是跟随在吕布身边,用他的眼睛和耳朵仔细地听着看着。羌乱之事,他也曾听吕布与并州的文臣武将讲论过多次,再加上马超的一番介绍,立刻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西羌的游牧地以西海为中心,南到蜀郡、广汉郡的边境,西北接西域的鄯善、车师等国,有一百五十多个部落。大部落数万人,小部落数千人,大部落强盛了,就分作几个小部落,小部落衰弱了,就分散做其他部落的附庸。各部落不相统属,互相攻掠,盛衰无常,因此不能产生大君主,不能有统一的号令。虽然羌人勇猛,仍然是弱族。”

汉逆之吕布新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