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难兄难弟”这个成语的由来。
十一月初六,张奂张然明的葬礼如期举行了,这一天,万里无云,微风轻拂,吕布和诸将亲自抬棺,将张奂葬在南山。墓地是张然明生前亲自挑选的,山清水秀,头枕高山,前有流水,是典型的好穴。十万并州军一起出动,沿途为老将军出警入跸,送他最后一程。
张奂张然明的死,标志着昔日的凉州三明一齐走下了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中的影响,一时还难以看出,直到数十年之后,历史学家们才惊诧地发现,昔日的凉州三明,只有张奂这一脉得以恩宠不断,都是张奂的福泽庇佑。
起初,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劝说董卓矫正桓帝、灵帝时的弊政,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争取民心。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周毖、伍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顒等淘汰贪赃枉法与不称职的官员,选拔被压抑的人才。
于是,征召未作过官的士人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入朝任职。又派使者到荀爽家乡去任命他为平原国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为光禄勋。荀爽到任办公三天,又升任司空。从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向是读书人的梦想,没想到今日竟然成为了现实。荀爽的经历,被成为九十三日,一步登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普天之下的读书人,对董卓的观感立刻就好了许多,这个西凉豪酋还是有些道行的,至少晓得给读书人大官儿做!
朝廷方面,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十月份,朝廷安葬了何太后,谥号灵思皇后。就在这个月,白波军南下进攻河东郡,董卓派遣自己的女婿牛辅率军讨伐。西凉军和白波军在河东郡大战了半个月,彼此伤亡都很惨重。白波军于是转而向东,进入豫州境内,牛辅也见好就收,引兵返回洛阳。
十一月,任命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二月,任命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要说陈元方,得先说他的父亲陈太丘。“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与荀淑、钟皓、韩韶合称颍川四长,皆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
陈寔家境贫寒,去拜访名士荀淑的时候,叫长子陈元方拉车,幼子季方执杖车后跟从,孙子长文年幼坐在车里。到了荀家,荀淑设宴招待他们,荀家八龙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当地的奇闻,人们甚至给父子三人画像广为传诵,说他们出行是“真人东行”,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
陈老爷子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应该是生了陈元方和陈季方这么两个才学见识都非常高明的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又给他生了很出色的孙子,陈家可谓满门俊才。某天,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争吵,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的功业德品高,吵了好久争不出胜负,这两个娃娃跑到爷爷陈太丘那里,要老爷子下结论。
魏续的都督职务,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并州官场引起了重重涟漪。据说上党太守王凌就和祖父王述发过牢骚。“太原王氏人才辈出,难道做不了一个管辖三郡的都督?那可是相当于异姓王的存在呀!军政一把抓,要风是风,要雨是雨!”
说这话的时候,王凌脸上泛着红光,一脸的羡慕。对他说来,这个都督的位置太吸引人了!“胡说!”老王述瞪着眼珠子,张口就骂了!“魏续,可是昭懿夫人严嫣的实在亲戚!再者说来,魏续一向不声不响,你何曾见他像你一般抱怨过?他的战绩虽然不显,却总是留守后方,其间可曾出过什么岔子?”
并州军在太行山中停留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并州军做了很多事儿。裁汰老弱,择其精壮,将数万黑山军汰弱留强,仅仅留下两万人,开赴并州晋阳城整训。半年之后,这些人将被补入并州九郡的郡兵之中。
并州军和黑山军的骑兵对决,终于有了结果,在一个时辰内,黑山军死伤八千人,并州军轻伤百余人。逼得躲在远处观战的大头领张燕,不得不亲自出面请降。张燕率领百万黑山军归降,意味着太行八径和冀州八郡国中的常山国、赵国和魏郡彻底被并州军所掌控。
汉逆之吕布新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