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叔回来啦!小叔又买了一辆新的大车!太奶,你骂他!”</p>
我去!</p>
小伙子你挺记仇啊?</p>
路又走窄了不是?</p>
汪言笑眯眯进院,大伯母刚想出来接一接,马上被老太太叫住了:“你出去干啥?来扶我啊!没点眼力见!”</p>
看到奶奶中气这么足,还能跟大伯母斗嘴,汪言就放心了。</p>
快走两步,一把把老太太抱了起来。</p>
“奶,想我没?”</p>
“哎哟哎哟,大孙子,可想死奶奶了!”</p>
桂海琴咧开嘴傻乐,那几颗牙顽强的支棱着,和她一起开心。</p>
“乖孙子,咋突然回来了捏?回来干啥?”</p>
“回来带您去镶牙!”</p>
汪言笑眯眯的数着:“一二三四……哎哟,真就剩四个啦?得,是时候换整套的了……”</p>
老太太嗖的一下抿住嘴,警惕的看着大孙子,直扑棱脑袋。</p>
“放下放下,离我远点!”</p>
大伯母和大嫂笑呵呵的看着祖孙俩闹,小侄子狗蛋冲出去悄悄扒上车窗,瞪大眼睛看有没有礼物。</p>
叙旧唠嗑花了好半天,娘几个总算让汪言明白了情况。</p>
爹妈、大伯、大哥都在山里头忙着,得晚上才回。</p>
一谈到山里,大伯母的脸上闪闪发光。</p>
“言言你是没看到,现在咱家山里整的忒像样了!”</p>
“成,那我现在去看看,晚间和我爸他们一起回来。”</p>
“去吧去吧,嫂子给你杀小鸡去!”</p>
“大孙子,早点回!”</p>
“好嘞!”</p>
汪言应一声,上车直奔山里。</p>
出村口的时候他发现,汪家坳的原住民基本已经清空了,来来回回的多是各种工人。</p>
再有个一两年,等里面的庄园建好,汪家坳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p>
到那时,小村就会消失,附近的山和林,都将被重新封育。</p>
古往今来,一座座村落都是如此,因人而盛,因人而衰。</p>
而新的汪家庄,则会成为一处世外桃源,默默无闻的书写着隐世传奇。</p>
汪言驱车走过越来越宽敞的山路,很快看到自家的三大山头。</p>
只一眼,便觉得神清气爽。</p>
小月山、虎头岩、门来峰,全都已经大变样。</p>
曾经的三山是脏乱的,黑色、褐色蔓延至视线所及之处,山谷里有些草,但更多的是煤渣。</p>
而如今,说一句山清水秀,完全不夸张。</p>
汪大少的黑科技还没有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前期的整治已经初见效果。</p>
小月山作为庄园主体,仍然很乱,处于建设中。</p>
虎头岩的水库却已经挖好,小溪蜿蜒流淌,从山谷中穿梭而过,汇聚在东面洼地,形成一片翠色鱼塘。</p>
门来峰上种满了果树,向阳缓坡处开辟出十几亩葡萄园,很多工人忙忙碌碌的折腾着不知道从哪买来的老藤。</p>
山谷中小规模的种植着水稻、牧草、小麦,汪大有正站在田垄间指指点点。</p>
鱼塘边,是一片热热闹闹的工地。</p>
那里将建设整座山谷的功能中心,未来,最多可以容纳1500人在此生活。</p>
再往远处望去,三山的边缘,种植着大量的紫竹。</p>
竹海尚未成型,但是已经可以预见那种美。</p>
更美的是散养在竹海里的各类家禽,比如从小吃竹虫长大的地走鸡,一岁半的时候宰掉,用农村大铁锅猛火爆炒,炒到骨碎肉酥……吸溜!</p>
一想到那种场面,汪言顿时觉得沪上都不香了。</p>
当然,沪上的小姐姐还是香的……</p>
所以其实可以这样:每个月在沪上帝都厮混20天,享受世俗之爽,然后回山庄修身养性,吃好喝好补补腰子,享受隐居悠闲。</p>
如此一来,生活多姿多彩,既不奔波忙碌,又不闲极无聊,岂不美哉?</p>
看眼前的状态,最多明年,汪言的梦想就能实现。</p>
*********</p>
上一章写了一天一夜,没了。</p>
然后剧情也得拐回来,心累。</p>
不抱怨,继续向前。</p>
现在我就担心论战怎么办,张林大辩涉及到的敏感可不少,再改下去,我真没东西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