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与刘健、李东阳勾心斗角时,沈溪滞留太平府,尚未得知朱樘病故、朱厚照登基为帝的消息。
时间已经过了上元节,距离朱樘病故已过去半个月,但岭南远离京城,官道难行,尤其是太平府又处于广西西南边陲,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所以消息尚未传过来。
此时沈溪已着手建立自己的消息传递渠道,通过并不保险的飞鸽传书,以及相对靠谱的快马传驿,可以将消息传递时间大为缩短,但这套体系并不完善,他在想办法加强,除此外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虽然沈溪不清楚京城发生了什么,但知道调查他强抢民女案子的第一批人已抵达南宁府城。
这些人并非自京城而来,而是案子上达天听后,尚未得到朝廷命令便已出发的广西按察使司官员,这些人留在南宁府城调查情况,沈溪作为挂兵部尚书衔的左都御史,代表着朝廷的尊严,不需回南宁府接受质询。
沈溪在太平府无出兵计划,朝廷没有让他带兵光复交趾的意思,交趾相国莫筑安部人马主动撤离镇南关,使得沈溪失去与其接触并以追击为借口进入交趾境内的大好时机,也就安心驻扎太平府,只等正月底率军北撤。
计划已安排妥当,不需考虑太多,沈溪现在就在想一个问题,要不要先将刘瑾给解决掉?
之前沈溪就有过这想法,但想到历史很可能已经走向岔道,刘瑾很难再成为权阉,之前刘瑾失势甚至被发配,让他杀心渐去。
但随着朱厚照跟随刘瑾出京,之后朝廷又有意征调刘瑾回朝,这让沈溪意识到未来的正德皇帝似乎对刘瑾念念不忘,如今眼看已经到了弘治十八年,朱樘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佳的办法便是杀了刘瑾,一了百了。
让别人去当那个权阉,做不到刘瑾的程度,刘瑾算是朱厚照身边成就最大的一个,帮助新登基的正德皇帝巩固了皇权,彻底清除了“作对”的文官集团,换作别人,难以达到如此“祸国殃民”的地步。
这是个很费神的选择。
照理说沈溪可以杀掉刘瑾而不被人所知,但作为军中主帅,杀一个监军始终不太光彩,而且沈溪觉得,大明皇帝重用太监的主要原因是想制衡文官集团。
有时候沈溪认为有人出面对付一下文官集团并非坏事,至少站在自私的立场,只有刘健、李东阳等人退出朝堂,他才有出头的机会。
……
正月十八,沈溪在军中设宴犒赏有功将士。
军中主要将领,加上军功最高的前二十名士兵,都被邀请到中军大帐饮宴。当天,沈溪有个计划,便是将刘瑾灌醉,找个地方杀掉,再将人掩埋,这件事他让马九和云柳负责,所有细节都交待清楚了。
只等刘瑾喝醉,待其回寝帐或者是出去方便的时候,将其蒙上脑袋带出营地,杀掉后埋入早已挖好的土坑中。
虽然沈溪觉得这么做有点儿不太人道,甚至有滥杀无辜之嫌,但沈溪觉得这是对朱厚照负责,因为一旦这老家伙回到京城,很有机会成为朱厚照身边的得力干将,让历史回归正途。
如今沈溪的心情极为矛盾,一方面他不希望自己穿越一场碌碌无为,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对历史失去控制,迷失前进的方向。
当晚,宴席开始,中军大帐内一派热闹,除此之外,大帐周边全都是熊熊燃烧的篝火,三军上下除了负责值守的将士,其余官兵皆围坐在火堆旁,今天的烤肉和酒水管够,甚至有娱兴节目,太平府教坊司派来乐师和舞姬、歌妓等伶人献艺。
乐曲声中,很多人尽情饮酒,这是军中将士自南征来最为惬意放松的一天,沈溪亲自出来敬酒,苏敬杨和王禾等军中将领陪同在沈溪身边。
至于刘瑾和张永则留在中军大帐内享受,他二人在整个南征中基本没什么事,只是偶尔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与沈溪作对罢了。
酒宴到中局,开始有人向沈溪敬酒,沈溪自己没多饮酒的打算,因为他要保持头脑清醒,毕竟今天夜里要对刘瑾采取行动,如果喝醉了,可能会处置失当。
苏敬杨突然神神秘秘地凑了过来,小声道:“沈大人,府衙那边过来个吏员,说已经跟教坊司打好招呼,为您准备好了清倌人,之后便会将人送去您帐中!”
既然是教坊司过来献艺,自然会为沈溪准备“助兴节目”,毕竟沈溪现如今地位卓然,太平府又是土官和流官都存在的地区,就算流官不想巴结沈溪,土官也不会让沈溪这样的强龙“失望”。
不过既然说是清倌人,那送来的女人就有很大的可能不是教坊司的,有可能是从民间掠夺而来,还有可能是出自地方少数民族的“敬献”。
土官等于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他们在这里维持了上百年的统治,日子过得比皇帝都逍遥,现在沈溪带兵过来,将外夷赶走,恢复他们的治理权,作为回报,送几个女人过来似乎合情合理。
沈溪道:“知道了,把人留下,之后本官如何处置,另说!”
对于土官送来的女人,沈溪没打算留下,但也没立即送走,这算是对土官表达忠诚行为的一种嘉奖。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他大可笑纳下来,带回京城,或者干脆转送给属下,没人会阻拦,但以如今沈溪身边不缺美女,对女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再加上他尊重女性,断不至于为此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