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寻根问祖(1 / 2)

 刘黑七被整死了!!</p>

一石激起千层浪,先是周围大胆的民众,接着这个好消息迅速波及到别的村庄,场景就如穿越前看过的电影般浮现在冯全眼前。</p>

百姓们兴高采烈地站在路边观看……</p>

公历4月份,按农历来讲应该还是春季,鲁南山区仍然寒气袭人,一条条小河流的河面上还浮着薄冰。</p>

即使天寒地冻,仍然挡不住老百姓们,听到消息后,纷纷走出家门。一个个小山村沸腾起来了!</p>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上村头,自发迎接中条山独立团以及韩复榘部组成的混合联军。</p>

“老总们发粮食了!!”</p>

“神马?还有这样的好事!!”</p>

联军不但不摊派税赋,强征壮丁啥的,还发粮食!!</p>

有各村各庄的士绅出面,各家各户都派了一个男丁,排好队有秩序的领着一袋袋的粮食。</p>

再没有了神马顾忌的当地老百姓对于这支联军非常欢迎,非常感激,部队每到一个村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p>

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花生瓜子和鸡蛋,送给小伙伴们吃,并且拦着部队,一定要吃完了才准他们走。</p>

这个老汉要把部队拉到自己家里坐坐,那个大娘端来了花生、瓜子……</p>

军民鱼水情!箪食壶浆鸟!!</p>

那亲切是多么的真挚,那笑容是多么的朴实无华,年轻的像兄弟姐妹、老的像慈祥的父母双亲。</p>

这才是人民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和老百姓,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神马刘黑七,刘白七的都算个屁!!</p>

“咚咚咚”</p>

“锵锵锵”</p>

锣鼓喧天,噼里啪啦,清脆而猛烈的鞭炮也接着响起,并冒出了片片呛鼻的白烟,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p>

独立团的小伙伴们早就习惯了,多次清剿不力的韩复榘部有点坐卧不安的赶脚。</p>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们……”。</p>

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p>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冯全和韩复榘频频对老百姓拱手致意,左顾右看,看见的到处都是老百姓热情的面容和灿烂的笑脸。</p>

在冯全和韩复榘的严厉要求下,联军不得接受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吃点花生瓜子的情有可原,鸡蛋特别是猪牛羊啥的,开玩笑,那可是老百姓一年的希望所在。</p>

联军终于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出来,来到宽阔的官道上,冯全和韩复榘合计了一下。</p>

联军被分成0个支队,分赴各地剿匪,小规模的土匪由各支队自行解决,规模大点的就联合作战。</p>

在临沂城,冯全和韩复榘大吃大喝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冯全提出要再见,韩复榘就跟着冯全一块离开临沂。</p>

送君千里,总有一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送了冯全十几里路,冯全对韩复榘拱了拱手,朗声说道。</p>

“向方兄,不要再送我了,那个神马,我去鲁西南济宁市嘉祥县一个小山村寻根去咧,我在美国看过家谱,上面就说我和那里的冯氏颇有渊源,告辞!!”</p>

“啊?还有这等事情!这样,一会我给嘉祥县长去个电话,让他在这个村庄等着老弟你,哪个镇哪个村?”</p>

“**镇凤凰山村!”</p>

“好的,老哥我军政要务紧急,就不陪老弟你去了,有缘再见!”</p>

......</p>

中条山基地的条件多好啊,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冬暖夏凉的,肯定比老家要好很多。</p>

19年,距现在倒退了80余年,冯全印象中记得爷爷曾经说过,那时老爷爷混的还可以,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家里倒是买了几亩薄田,大富大贵是不能想,但最起码温饱问题能解决。</p>

冯全合计了一下,老家里面有老奶奶、老爷爷、未成年的大爷爷、爷爷、三爷爷,一共五口人。</p>

连人带家具神马的,三辆道奇军卡应该能装得下。于是身边就留了1个小伙伴,开着辆车浩浩荡荡的冲向老家。</p>

近乡情更怯,在临沂和枣庄两个市,冯全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身穿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p>

但是一下了名不副实、坑坑洼洼的官道后,入目之处,到处是简陋的土房子,老百姓全是穿着长袍马褂以及很有特色的裤裆很肥大的裤子。</p>

民国时期,男尊女卑还很严重,顺着窄窄的马路,依稀能看到一些裹脚的老太太们,走路一晃一晃,一摇一摆的挺有意思的。</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开着车行驶在乡间更加坑坑洼洼的小土路上,冯全又看到了穿越前只有在电影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更多场面。</p>

骑马抬轿结婚的,牵着小毛驴;小毛驴上坐着回娘家探亲的;走村串巷玩马戏的;沿路乞讨的;背着竹筐检拾牲畜粪便的;扶老携幼赶集的......</p>

每当遇到拥挤不堪的人群,冯全自觉主动的停车让路,开玩笑,这都是老爷爷、老奶奶辈的,不让步科学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