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人无横财不富(1 / 2)

周氏三国 朝盖 0 字 2022-02-03

 襄阳,荆州刺史府。</p>

王睿有些愁眉不展,自去岁以来,天下匪寇四起,朝廷下令各州郡刺史、太守自行招募义勇讨平境内匪寇来,刺史、郡守的势力就开始迅速膨胀。</p>

相对其他各州而且,荆州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太平的。</p>

然而,就算境内没有多少匪寇,王睿也和其他各州刺史一样,大肆招募兵勇。</p>

世道乱了,人心也散了。</p>

所谓的忠君爱国,也只不过是统治者为了稳固地位的一种思想教化而已。</p>

当君权衰落时,又有几个人会对朝廷忠心衷衷?</p>

王睿自然不在那千分之一能以身殉国的志士之列。因此,要想在乱世安身立命,没有实力怎么能行,王睿也招募了两万兵勇,令心腹暗中操练。</p>

不过,眼下却有个头疼的问题。</p>

两万大军每日要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王睿可没这么多粮草供养两万大军。</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汉时体制,地方设郡守,负责一郡军政,权力极大。</p>

州设刺史,然而刺史只有督察检举之权,没有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利,天下太平时甚至有些州府不设刺史,各郡的钱粮税赋也是直接交给朝廷,而并非是交给刺史部。</p>

所以,一般刺史部是没有多少钱粮的。</p>

现在世道乱了,朝廷顾不上了,各州刺史也开始招兵买马,但钱粮却是个问题。</p>

刺史虽然名义上是上官,但各郡太守却不见得就卖刺史面子,就好比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就和幽州刺史刘虞闹的水火不融。</p>

刺史本身并没有处理军政的权力,对郡守也只有监察检举之权,要想对一郡太守进行处理,只有天子才有这个权力,臣子是没有这么大权力的。</p>

因此,世道一乱,如果郡守不卖刺史面子,刺史也拿郡守无可奈何。</p>

王睿虽然是荆州刺史,但却没有多高的威望,现在世道一乱,那些拥兵自重的郡守们根本没人卖他面子,派去武陵讨粮的使者更是被武陵太守曹寅给打了出来。</p>

前往江夏、零陵、桂阳三郡讨粮的心腹也是无果而返。</p>

按照汉制,其实刺史根本就没有军政大权,郡府的税粮也根本不给刺史部上交,而王睿派出的使者却是要粮而非借粮,也就难怪本就和王睿有嫌隙的曹寅将使者打了出来。</p>

王睿可算是恨上了曹寅,可是又有什么办法。</p>

刺州刺史部治所襄阳在南郡境内,刺史部能影晌到的除了襄阳一县,其他各县都是直属南郡统辖,根本就不听刺史部的号令。</p>

还好去岁故长沙太守送来了三万石军粮,又跟豪强大户借了些粮草,否则王睿仅凭襄阳一县之地,养活两万大军是万万没有可能的。</p>

然而开春时长沙区星叛战,故太守被杀,朝廷又派了孙坚为长沙太守。</p>

王睿唯一的依仗也没了,现在两万大军的粮草成了问题,岂能不愁,环视了堂下众文武一眼,问道:“今刺史部粮草告尽,诸位有何妙策为本官分忧?”</p>

刺史部户曹掾蒯良沉吟了下,拱手道:“南阳太守周坚自赴任以来,清剿匪寇,理政安民,今南境内匪寇绝迹,生民安定,且南阳乃我朝第一大郡,一直以来钱粮充足,大人何不谴使前往南阳借粮,可可解得燃眉之急。”</p>

王睿蹙眉道:“本官与周坚素无交情,怕是彼不会借粮。”</p>

蒯良道:“周坚虽然颇有治政之能,但其自赴任以来,先后奏免污吏上百,据说已经有朝中大臣对其不满,大人可上书朝廷,为其开脱,或能借得粮草。”</p>

王睿欣然道:“善,就依此计,然而何人可为使出使南阳?”</p>

蒯良道:“在下愿往。”</p>

王睿拍案道:“好,待本官上书朝廷,子柔可前往南阳借粮。”</p>

蒯良拱手道:“良遵命。”</p>

平舆,汝南太守府。</p>

汝南太守赵谦烦躁地在堂下踱来踱去,一团怒火憋在胸口无处发泄。</p>

岁除前刚刚将犯境的葛坡贼打了出去,不想没过多久,就又有了事端。</p>

二十多天前,太守府接到了朗陵县令急报,俱言境内遭了匪寇洗劫,有好几家大户被匪寇洗劫,只是这伙匪寇却有些诡异,只盗钱银,极少害命。</p>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县衙派兵清剿了半个月,竟然连贼寇的影子都没看到。</p>

连贼寇都不知道是谁,怎么派兵去剿匪?</p>

赵谦怒斥了朗陵县令一顿,又派了郡府有经验的贼曹前往揖盗,却毫无进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