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立夏(1 / 2)

河传 清秋淡落 3293 字 2019-09-06

 在书院上了几天课,禾洛渐渐习惯了摇头晃脑的念书,一本正经的写字。春季就这样在朗朗读书声中过去,初夏的到来,则显得那样波澜不惊。

这日禾洛只穿了一件夹袄,犹觉得有些闷热。不一会儿,花寻与桑南端来早餐,她过去一看,竟然是酒糟鸡蛋。

她并不会喝酒,对酒糟也无特别爱好,这些花寻当是知道的,却不知今日为何端了这个来。皱着眉头轻轻拾起调羹,舀了一勺送入嘴里,酒糟味扑鼻,整个的白煮鸡蛋在酒糟汤里也被染成微粉色,这些都没关系,可为什么,竟然是甜的?!

“我不爱吃这个。”禾洛觉得有些反胃,推开了面前的瓷碗,皱着鼻子看着花寻,又细声说了一遍,“我不爱吃这个!”

“扑哧!”其他三人都笑了,禾洛越发郁闷,撂了调羹走回床边,一屁股坐下。

“酒糟蛋本来就是甜汤,你以前不是挺爱吃吗?”风暖几口喝完了碗里的汤,走到禾洛身边,“今天是怎么了?”

“家里不是穷吗?还能经常吃这个?”禾洛疑惑。

“你还真忘了啊——”风暖说不出的失望,“今儿个是立夏,立夏吃酒糟蛋是祖上传下来的习俗。以前娘亲在的时候,平日再舍不得,立夏这日的酒糟蛋却是省不了的。”

原来已经到立夏了。禾洛恍然大悟。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对于古人而言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因为之前春季播种的蔬菜作物,此时已经进入生长后期,眼看着能见到收成了。

禾洛扯扯身上的夹袄,有些不自在,都夏天了还穿这个,是有些夸张了吧。可真叫她脱了,又怕冷,倒是垫的棉絮可以抽掉一层了。

“子盈,子瞻,你们吃好没?”人未至,声先到。郭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今日他一身短装打扮,却显得十分精神。“子盈,你怎么穿的这样厚,到外面会热的。”

禾洛低头看看,本就想换掉夹袄的心思更活跃了,不过她仍犹豫道,“只是在课堂上,不会太热吧?”

“今日立夏,书院的学生都要下山去啊。看看稻子长的怎么样,瞧瞧油菜是否好摘了。反正就是去田间走走。”

下山?禾洛眼睛一亮,不过一想到那高高的台阶又有些头疼,要是从书院一直走到山下,那得走多久啊。

磨蹭了一会儿,禾洛终于还是去换了单衣,然后让花寻和桑南带上水囊,几人一起出了门。郭绍的书童,那个虎头虎脑叫惊蛰的小子,早已在外面候了多时,此刻见主人出来,也高兴的迎了上去。

丙班的学生都在教室里集合,书童留在外面。禾洛跨进教室,发现自己三人竟然是最晚的,好在大家伙儿都在聊天,也没怎么注意他们。

苏瑾是踏着钟声走进教室的,禾洛有些意外会是他来带领大家下山,这在现代,应该算做领队老师或者班主任吧。

不过看到苏瑾跟学生们打成一片,禾洛就觉得其实他当丙班班主任也不错,的确很适合。

……

下山的路并不是当初禾洛上来时走的那一条,而是从后山下去。不经过寒山寺,也没有那么恐怖的阶梯。

丙班的学生年龄基本在七岁到九岁,像郭绍以十岁高龄仍就读于丙班,已经算是一个小奇迹了。因为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并不适宜走太远,所以书院的安排只是让苏瑾带他们在半山腰平坦地带转转。也因此,苏瑾走的很慢,一路和大家说说笑笑。

禾洛慢吞吞的走在最后,也不去凑热闹,只是一路津津有味的看山看水看风景。初夏啊,树木百草都罩了一层葱绿,特别苍翠欲滴的那种,与春季的浅绿、盛夏的墨绿不同,直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花寻肩上背个小包袱,也喜孜孜的跟在旁边。她本是乡下教书匠的女儿,见多了鲜活之色,自从六岁上父亲去世,才被卖到侯府,失了自由。

风暖和桑南走在她们稍前的位置,而郭绍则老早跑到最前面,跟苏瑾说话去了。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前面传来整齐的童声,禾洛不自觉的跟着念,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