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书院(1 / 2)

河传 清秋淡落 2637 字 2019-09-06

 马车一路晃晃悠悠,不过一日工夫就到了定州,再半日,便到了寒山脚下。

从山脚到山顶,放眼望去一路都是连绵不绝的石阶,直看的人心惊胆战,手脚发软。山高且陡,马车自然是上不去的,于是柳烟雇了几个挑夫,首先便把行李担上山去。然后便是随行的几个人了。

柳烟的意思是再雇上两顶抬轿,让禾洛和风暖坐,其余人就跟轿走,既不浪费,行程也快。禾洛倒是有心想要自己走上去的,可抬头望望那似无止境的阶梯就有些头疼,况且这身体到底还是个七岁的女童,万一走到一半走不动了,还不是得连累别人?

最后,禾洛和风暖坐了个双人抬轿,把几人手里的细软包袱也一并放在轿子上,然后轿走,其他人跟着。

说起这抬轿,其实禾洛也并不陌生,以前跟团旅游时就见过,不过当时没机会坐罢了。两根长长的竹竿,中间是一个竹编座椅,坐上去晃的很,又因为地势陡的原因,轿夫一走,就觉得轿子一跳一跳的,很不安稳。一路上禾洛和风暖几乎是紧紧挨着,单手互握,另只手则分别攀牢了边上的栏杆。

约莫过了一柱香时间,轿子停了,禾洛睁开紧闭的双眼,颤巍巍下了轿。站在地面上仍觉得脑袋有些晕,好半晌才回复过来,这时柳烟一干人也到了。柳烟站定身子,只休息了一会儿,就忙着打赏各位轿夫挑夫,然后让轿夫先下山,让挑夫把行李继续往里面书院里抬。

禾洛抬头,这才注意到眼前是宝相威严的寒山寺,香烟袅袅,梵音不断,间或还有钟声。

“书院还在里面,小主子请跟我走。”柳烟微微福身,带头往寺院右边的青石小道走。

越往里走,人烟越少,两旁的树木也更显苍翠,渐渐的,几乎听不到寺里的梵音了,而眼前终于出现了一片建筑,禾洛心道,这便是寒山书院了。

书院门前刻了一副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顿觉萧瑟,只是,怎么看都觉得这对联该是放在寺庙才合适,却怎的写到书院这儿来了?

容不得禾洛多想,柳烟已经递上拜帖,守门的男子略一打量就开了大门,放一行人进去。正愁该往哪边走,便见有个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寒暄一番,便指挥挑夫先把行李往后院抬,柳烟不放心,也跟去看看,禾洛和风暖一路也行的累了,也乐得先去落脚处休息一会儿。

后院的结构跟传统的四合院不同,围墙进去,直接就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中间的过道上则遍植花草。那个领路的中年男子自称姓吴,是书院的管事,以后后勤方面的事儿都可以找他,倒叫禾洛小小吃惊了一番,果然是书院啊,一个管事也这样书卷气。

“这后院住的都是学生,按甲乙丙三个班级分开居住,甲班最年长,所以他们的寝室在最后面,中间是乙班,最前面便是丙班。”吴管事一边介绍一边领着人去了最前排靠右第二间的房屋,“纪侯爷的两位小公子,如今初初入学,按理便是丙班的。住这一间房。”

禾洛的脚已经迈进了屋子,哟,比她原来的房间缩水了一半,也没什么奢华的家具,不过好歹窗前有书桌,靠墙有张床,基本的家具都有。也是,书院哪里能跟自家比。

“恕小女愚昧,敢问先生,我家两位小主子同住这一间房吗?还有两个书童。”柳烟见屋里摆了两张床,于是细声询问,吴管事连连摆手。

“姑娘言重了,我可不敢以先生自居,喊我吴管事便好了。”吴管事往床的位置走近几步,“一间房住两个学生,这是书院的规矩。两位小公子又是亲兄弟,再好不过。至于书童么,倒是有专门给书童准备的房间,只是要四人一间,可要现在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