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权倾朝野(2 / 2)

三国之北汉 写羊羊 3976 字 2019-09-06

九月,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再次重申废立之事:“皇上无能,不足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之君主。如今,本司空决议仿效伊尹、霍光之前例,废除皇帝,改立陈留王刘兴为帝,汝等以为如何?”

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已经“无异议”了,两千石以下的官员还能有什么反抗,皆是十分恐慌,没有人敢说话。这一点早在李儒的算计之中,董卓甚是感到满意,又威胁道:“从前霍光定下废立的大计后,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之人。现在有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都以军法从事,由我儿奉先诛之。”在座之人无不震骇。

“当当当……”钟声响遍了南北二宫,文武百官冠冕进入朱雀门,请少帝升嘉德殿,而吕布统领着一千甲士,持戟剑布于殿内外。董卓掏出策文,朗朗读了一遍,刘辨刚听到“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便在朝堂上昏厥了过去。

几个太监急忙将他拽下御座,按倒在地,七手八脚地摘了玺绶和珪,并将他的十二旒的冕变成了七旒。好半天,刘辨才渐渐清醒过来,忽然想起了母亲何太后已经几日没有讯息,问了几个宫女太监,却是无人敢说何太后去了何处。刘辨虽然迂讷,却不傻,他明白定然是董卓将母亲带走了,否则的话,这些宫女太监也不可能宁死不吐口的,眼下母亲没了,皇位也没了,刘辨如何能受得了,醒来后第一件事情便是高声大呼:“母后呢,董卓,你把朕的母后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董卓一愣,他没想到刘辨会在这种场合下再问起此事,在三日前,刘辨曾经问过此事,被董卓呵斥了一顿,刘辨便再也不敢多言,不想今日无比失落之下,刘辨竟然什么也不顾了。刘辨的声音不小,文武百官几乎全都听到了,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起来,这些日子,宫里盛传董卓几乎每晚都夜宿在皇宫之中,他们自然不难想象董卓将何太后带走是干什么去了,只是,他们哪里知道,董卓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一,刘备回到了幽州,手下兵马十万,若是南下洛阳,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何况刘备乃是大汉百年来少有的将才,董卓的手下虽然也有不少大将,但是都无法与刘备相比;吕布虽然勇猛,但是据其讲,刘备手下的王越的武功不在他之下,典韦、许褚、文丑也是万人难敌,何况幽州那边还有多少大将,董卓不得知,是以对于董卓而言,刘备还是惹不起的。第二,即便董卓说了,刘备一定不会承认,毕竟此事并未有任何的交接记录;再说了,以董卓与刘备相比,天下人自然相信刘备的人居多,估计不会有几个人相信董卓的话。因此,对于刘辨的质问,董卓无法辩解,只能暴喝一声道:“卫士,将弘农王殿下拖出去。”

顿时,上来几个甲士,将刘辨抬出了嘉德殿。少顷,四岁的刘兴,在一众太监宫女的伺候下,穿上了“日月在肩”,且饰有海、山和襞纹的广袖赤缚衣,戴上了刚从刘辨头上摘下的十二旒冕,由董卓抱上了御座。于是,在一阵欢呼“万岁”之声过后,陈留王刘兴成为了新皇帝,巧的是,也是史称汉献帝。而弘农王刘辨与王妃唐氏则被一起幽禁。

新皇帝登基之后,董卓找个借口罢免了袁槐,自己升为太尉,并加铁戊、虎贲,不久董卓又以太尉改拜丞相。献帝特许其“赞拜不名”(向皇帝跪拜时,负责赞礼的司仪官,可以只报其官职而不报性命)、“剑履上殿”)准允其佩剑穿鞋上殿,而不必将剑和鞋子放于殿外)、“入朝不趋)(上殿面君时可以不必躬着身、小碎步儿疾走),权倾朝野,威福之盛,真是无人可及。

董卓此时也想作一番伊尹、霍光般的成就,所以听从了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的劝说,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争取民心,矫正桓帝、灵帝时的弊政,淘汰贪脏枉法与不称职的官员,选拔被压抑的人才,如征召未作过官的士人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入朝任职。董卓又派使者到荀爽家乡去任命他为平原国相,荀爽赴任途中走到宛陵,又被任命为光禄勋。荀爽到任办公三天,又升**。从他被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

董卓又任命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陈纪是陈轩的儿子,韩融是韩韶的儿子。荀爽等人都害怕董卓的残暴,被征召就不敢不来,只有申屠蟠接到被征召的命令后没有动身,别人都劝他前往,他笑而不答。董卓到底没能勉强他作官,他活到七十余岁,在家寿终正寝。

除此之外,董卓还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牧,陈留人孔伷为豫州牧,东平人张邈为陈留太守,颖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卓自己的亲信都没有担任高官,只是在军队中担任中郎将、校尉一类的职务。

不久,董卓以刘辩写得一诗颇有怨言为理由,使人赐死了刘辨,本来董卓也想杀掉唐妃,但是见到唐妃的美艳之后,董卓便改了主意,强行霸占了唐妃,唐妃此后便成了董卓的禁脔,直到后来刘备从董卓手中将其救出,唐妃的噩梦才算真正结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