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孙曹结盟(第四更)(1 / 2)

 第五十七章孙曹结盟(第四更)

日夜疾行三日,曹操、陈清一行万余人终是赶至了阳城之下,孙坚携麾下众文武外出接应,两位当世枭雄唯一心存汉室江山的诸侯颇有种惺惺相惜的滋味。

孙坚甚为豪爽,即刻命人大摆酒宴设席替一行人接风,曹操也不做作深表感谢的应邀入席,一众文武齐聚一堂倒也不失为一番特殊的风景线。

孙坚与曹操共坐主位,孙坚一侧一字排开三员武将,从上往下数,第一为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善使一条铁脊蛇矛,年过四旬双鬓有些泛白,然却精神抖擞,谈笑间颇有些儒家气息;第二人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擅使铁鞭,国字脸,满鄂虬髯,深色武士袍无法掩盖起健硕、魁梧的身躯;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同样是威武不凡,更兼性格豪爽,所用之碗亦是比其余人等大出一大圈。

曹操那侧挨个排下乃是陈清、夏侯惇、典韦、曹纯四人,端的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之间。

孙坚见曹操这方四人,顿时心生怀念,颇为感伤的遥想起那个和自己出生入死多年,为保自己安然无恙而自发当作诱饵,至今下落不明的挚友祖茂。关于祖茂一事曹操也颇有耳闻,见孙坚面露感伤不禁暗道自己失误,竟是忘了这一茬儿,当即很是歉意的向孙坚举杯叹道:“祖茂兄吉人自有天相,如此忠肝义胆之人岂能早折?文台兄切莫太过忧虑。”

孙坚帐下众将深表感激的向曹操举杯敬意,孙坚亦是不免叹了口气,摇头笑道:“多谢孟德兄宽慰,坚亦是信子忠(祖茂表字)无碍。来,坚敬你一杯”

众人举杯齐声一笑,饮酒间好不畅快。孙坚性格说话不爱绕弯弯,放下酒杯后,单手撑着膝盖,朱红色的披肩覆盖在其臂弯处,皱眉问向曹操道:“孟德兄今日忽而领兵赶来阳城,可是因袁本初等人?”

明人眼前不说暗话,曹操很喜欢孙坚这率直的脾气,当下叹了口气,摇头苦笑,当下将虎牢关之战那一幕幕经历全数倒了出来。

说到后而曹操没啥,反倒是孙坚愤慨的握起了馒头大的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之上,怒骂道:“竖子,竟是如此无谋,欲作董贼之二邪实不相瞒,当日坚亦是深恨其等整日置酒高歌、止步不前,方才郁郁而离。若非董贼势大非是坚一力所能抗衡,又如何会甘愿退居二线驻守此地?呵呵,说来倒也滑稽,流于前线又不屑与那般逆贼为伍,退居此处却又不可厮战沙场,实为可笑”

孙坚自嘲一笑,仰头就是猛的灌下一口水酒,感慨万千的叹了口气,抹了抹嘴唇上残留的酒渍,忽而看向陈清,笑道:“坚虽久居于江东一带,但对于道明之才名倒也甚有耳闻,孟德有道明相助,此前又敢随这班逆贼强攻虎牢,此番前来定不会甘愿与坚一般赋闲吧?若是在剿除董贼一事上有坚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但请直言坚必亲自提刀上阵,率部先锋”

名垂青史,盘踞江东之虎又岂是浪得虚名?没有谋士的情况下,其本身才智就不会弱到哪儿去。单单从虎牢关一事上就能看出曹操的意图,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陈清暗自佩服。

说实话,曹操麾下仅有一万士卒,纵然伏击了董卓亦无法保证能一举剿灭,此番选择阳城还有第二个好处那便是孙坚帐下之精锐。连战连捷,孙坚麾下士卒的骁勇自然不必多言,且加上士气正盛,他本人又忠心于大汉,综上所述集结这样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诸侯一同伏击董卓,实为上佳之选。

眯起双眼,曹操沉吟片刻摇头笑道:“确实如此,操思本初等人不足成事,此番联合军徒有虚表,其所欲者只为一名耳,必不会将董贼赶尽杀绝。唔,然而虎牢已经战至半途,必取也。董贼撤往洛阳必经荥阳一线,然两侧山林茂密,恐遭奇袭,故操决定绕道而行赶至阳城一线,再行北上截击。唔,说实话,操深知文台之勇武且心系大汉,此番贸然前来,请求援兵亦为一事。”

北上截击……此事孙坚亦曾想过,但却因麾下将士仅剩不足八千,故此未敢贸然轻进,如今算算,曹操部下一万余加在一块儿差不多两万,再兼二人麾下一众武将,若是奇袭可得手,倒尚有一搏之力。

孙坚本就是性情豪迈、行事胆大之人,稍一思量后痛苦的饮尽杯中之酒,虎目圆睁,笑道:“好,孟德兄既有匡扶大汉之心实乃吾辈之楷模,文台定倾尽全力助之”

曹操闻言展眉一笑,二人举杯朗声一笑,定下了同盟之谊。

上次没抓到吕布再好好打一顿,典大善人本就一肚子牢骚,如今灌下几口酒见大家都笑的分外开朗,典韦心里越发的郁闷。没架打怎么能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