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洛阳再乱(1 / 2)

 告别蔡府,陈大官人只觉得生平第一次扯蛋扯的那么爽,不但把前世所知道的古诗词全都在这两个声名显赫、名震天下的老头面前秀了一大把,还能喝美酒、吃好菜,听着无限量的吹捧,这感觉实在是太赞了。

坐着蔡府的轿子,陈清并没有急着回曹府,而是直接去了躺皇宫,将明日准备放给董卓的粮草准备妥当,这才回家美滋滋的睡起了大觉。却不知就在他睡觉的这段时间里,一场阴谋正在无限的蔓延开来。

次日清晨,天使再度出,奉天子之令运送粮草至洛阳外十里董卓大营。卓见之大喜,暗赏天使金数两,又亲自送至营外,遂才依依不舍相别。

回到营帐归入主位,董卓骤然阴沉下了脸,嘴角微斜冷笑道:“哼,看来洛阳之中宦党已灭,今日前来送粮之使节甚是面生,往日张让手下又岂是几两黄金所能打法的?哼,张让必死矣,这洛阳掌政者必有其人!”

比之前些日子的清冷,今日的大帐内可谓是众将齐聚,左侧一班武将如李催、郭汜、华雄等人尽数在场,右侧却显得较为平淡,仅有李儒与李肃二人,但却都是西凉的知名文士。

“主公明鉴。”人多的时候李儒总是会称呼董卓为主公,只有在彼此二人在场时才会以‘岳父’向称。见众人习惯性的将分析事情丢给自己,李儒笑道:“昨日儒因洛阳诸事而忽略了这一点,今日闻主公言方才大悟。唔,东、西两门外密林颇多、山道陡峭,若欲绕道攻之恐遭伏击,且有耗费时日。如今吾等唯有以兵力优势强攻西门方可得手。”

董卓点了点头,皱眉思索道:“吾之西凉男儿善于弓马,却对攻城拔寨较为生疏,恐怕明日强攻必然要付出一定代价……不知诸位可有何妙策,助吾取下这洛阳?”

李肃身材矮小、面相消瘦奸猾,用食指揉了揉倒八字小胡,眯着眼冷笑道:“肃有一计,可助吾军士气大增,只是不知主公愿意从否?”

且不说董卓皱眉缄口不言,其余诸将皆是深锁眉头心存忧虑。李肃虽素有名士之号,然却尝出狠毒、狡诈之计。依其计损敌之余多有自伤,以往因此折兵者多矣,故众人见其言,不免心生忧虑,惊恐不已,生怕落得倒霉的就是自己。

李肃之谋,以毒闻名,虽伤敌自损,但却每每有奇效。稍加思索一番,董卓见其他人都没有良策,也只好听信于他,点头道:“幼清(李肃的字)但说无妨。”

李肃狡诈一笑,抱拳谢过董卓,环顾在座众将一番,徐徐道:“此计其实仅是在李祭酒之谋上,稍加改动而已。此前主公曾言,李祭酒之计乃是刻意言洛阳粮草中有毒,而如今,主公大可取一小撮粮食混以毒药,随之下锅分于某一队士卒。待众人毒生亡,全军上下必勃然大怒,对于洛阳官员越恨,士气便越骤增。待到那时,再以讨伐不臣为号,岂不名正言顺?”

众将闻言皆是一后背的冷汗。此子用计之毒果非常人,先顺了李儒、董卓的预谋,再从中修改顺理成章的变成一条自相残杀,却又效果突出的毒计,还说的众人无言以对,只能默认这一方法的效果,实在堪的上毒士二字。

这三万多士卒中大多参与了凉州、羌地的鏖战,可谓是身经百战,个个亲如骨肉,若要轻易舍去,纵然是董卓亦不免有些不舍。但见李儒皱起眉头朝自己微微点头,董卓实属无奈的朝李肃道:“幼清之计甚妙,既如此便交予你去办罢。”

掌控整个朝堂与数十士卒的性命相比较,董卓情愿选择前者。而政治利益,永远都是战争的主旋律,因此而葬身者无用数字来衡量。

是夜,董卓营内忽有数十人捧腹作呕,痛苦哀呼,仅过半晌便不支倒地,营内士卒见状大惊,亦不知是何人大呼‘今日食之乃洛阳粮草’点燃了这条导火索,惹得全军上下一时间愤慨无比,震天嘶吼,其声之悲凉远扬十里外之洛阳城头,令守城士卒无一不胆寒心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