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世家利益(1 / 2)

 论起东汉名将,第一想到的自然是夏侯兄弟、吕布、赵云、关、张、马、黄、太史这一队勇猛无双之人,论及文臣,定是以诸葛、郭嘉、荀彧、田丰、周瑜、沮授为。无论陈清左思右想,钟靖此人的名字还确实是翻阅不到,唯一有点关联的或许也就曹操手下那一员文臣,钟繇同姓而已。

曹操请钟靖移步书房后,又命下人端上了三杯上等的好茶,忽而见陈清好奇的问道:“不知钟兄与钟繇大人有何关系?”

但见钟靖一愣,狐疑的看了眼陈清,哑然失笑道:“正是家兄。原来道明贤弟早已有所耳闻,倒是钟靖失礼了。”

道明什么时候认识那钟繇的,我怎么不知道?难道在徐州遭围之前?曹操挑了挑眉毛,钟繇此人之名他也是稍有耳闻,如今官职不高但口碑不错。可是钟繇是在许昌为官,与徐州相隔甚远,陈清又是如何认识的?当下虽好奇,但也没问,毕竟陈清身上奇怪的地方多了去了,单是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观点、论述、行为举止,以及往日口中古怪却又精辟的言辞等等,一个个问过来,恐怕到下辈子都问不光。

“原来二位与钟某还颇有些渊源,既如此话也好说了,不妨直言罢。”钟靖抿了口茶,见曹操和陈清颇有些急切想知晓的目光,摇头笑道:“先说济南之地,位于青州,乃四战之地。此番倒也算巧,黄巾战火并未潦到此地,但亦是土地贫瘠,百姓颠沛流离,若是欲治此地,必先收其流民、广建粮田,待民源流入,方可进一步展。”

曹陈二人觉得有理,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道。

见二人很是狡诈既不表态,也不回答,钟靖于心里苦笑一声,继续道:“然而治民之根,在于粮。冒昧问一句,二位如今身边有几许士卒,又有几许粮草?”

关于粮草的问题,曹操亦是很觉得头疼,即便家大业大,但在如今粮食堪比黄金的世道,在多的钱也支撑不了一支军队多久。闷声轻算了一下,曹操诚然说道:“士卒三千余,粮草,最多可够支撑半年。”

“曹将军果然不凡,诚不欺我。”钟靖赞赏的点点头,见曹操面色如常毫无忧色,更是在心中暗自赞叹此人之能,接着道:“济南城内民众尚余七万,周边小县百姓尽皆沦为流民,何况城内粮草空虚,前任相国无能、贪财,早已把济南弄得一片狼藉。然而这一切却因一层层阻挡,以致于天子尚不知此情。”

“二位若是欲治理此地,恐怕甚为艰难,若无世家大族支援的话……”说到这儿,钟靖顿了顿,见两人依然不感到意外的喝着茶听自己说书,忍不住咬了咬嘴唇,叹了口气道:“恐怕撑不过半年便会因治理无方而受弹劾,昔年荆州娄圭亦是因此而被贬至庶民。”

听到这段,陈清忽而笑了,笑的很贼,一下子趴在案几之上,面带笑意的说道:“钟兄既然分析的如此透彻,又愿意倾囊告诉吾等二人,想来定是有解决办法吧?还望钟兄不吝赐教。”

“道明,不得无礼。”曹操言辞虽一派凛然,可脸上仍是挂满了笑意,继而笑道:“钟家乃久居青州,于青州颇具威望、甚得人心,想来钟兄此次之意,定是愿为我大汉千万子民尽一份力吧?”

好一个黑脸、白脸!大哥啊,你若是与我换个立场该多好……

世家大族多有将子女、内线插入朝廷的习惯,为的便是永久的利益。钟家亦不例外,钟繇于官场混的颇有些名望,但却居于外省,而朝廷内留的是钟靖。为了将利益最大化,但凡一有什么新任的外放官员,钟靖的职责就是尽力拉拢,让对方感受到钟家之恩,然而为钟家办事。但虽曾料想,这次外放至家族根基——青州的二位官员,居然是如此难缠,一个比一个看上去奸,一个比一个难弄,这倒还真是苦了钟靖。

罢了,如此人才若是不能把握,将来定后悔莫及,况且曹操此人有陈留曹氏做后台,其世家力量亦是不可小觑,若能成功结交,对于家族的利益倒是帮助甚大……嗯,就如此罢,还望家兄他日莫要怪我莽撞。

钟靖咬了咬牙,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将筹码压在曹操、陈清二人的身上,苦笑道:“二位之才,钟某诚服!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便就明说了。钟某此来本愿以一年粮草与二位签订一纸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