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斗智(1 / 2)

 “哼,曹孟德,你还有何话可说!”

卢植拍案而起,将怀中一封书信丢在了地上,瞪大双眼怒视着一脸惊愕的曹操。

弯腰捡起地上的书信,曹操顿时心中大惊。此信乃是皇甫嵩向卢植问好,以及推荐重用曹操的书信,然而却恰巧提到了自己未曾送别一事。冷汗刷的就从背脊骨窜了出来。

“操……”

“啪啪啪……大人明察秋毫,清佩服。”

正当这危急关头,陈清嘴角挂着一抹淡然从容的微笑翩翩走了出来,朝卢植抱拳笑道:“久闻卢大人乃京中名师,一代儒将,清早已心生仰慕,如今得见,真乃三生有幸。”

帐中众人包括刘备三兄弟在内,竟是感到了惊愕和茫然。曹操与陈清关系甚好,即便是行军亦是并驾齐驱有说有笑,陈清怎会在这关卡突然转性,说出这等谬语。

出乎意料的是,卢植并未感到太多的惊讶,反倒是好奇的打量了陈清几遍,冷笑一声,略带几份嘲讽的看向曹操,道:“原本老夫只知你是心口不一之人,没想到竟还是有眼无珠,认此等卖友求荣之辈为友。甚是愚昧!”

对于卢植的讽刺,陈清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笑呵呵的点头赞同,问道:“大人所言及是,在下确实如此。只是在下有一疑问存于心中多年,却不知大人可否不吝赐教,让在下了解心愿?”

即为儒将自然有儒家之风,纵然性格再是如何怪癖,但对于求学一事上的执着,数十年来卢植从未减退半分热忱。稍稍瞥了眼陈清,卢植又坐回了主席,一派书生气息再次附体,摆手道:“问罢!”

“谢大人。”陈清抱拳拱了拱手,乘低头间,嘴角忽而闪现了一抹奸计得逞的笑意,再抬起来时却已经满面疑虑,道:“敢问大人,不知是塞外守将诸如伏波将军马援、卫青、霍去病忠于汉室,还是于高堂之上,口呼‘吾皇万岁’,但却心生叛逆的王莽之辈忠于汉室?”

卢植微微皱眉,此等三岁小儿皆知的道理,谁会不懂?想来陈清此问必有后话,联想起之前的种种,多少猜到了几分话意,觉得有些有趣,便答道:“自然是伏波将军之类。”

“既如此,口呼圣上却又心存歹意者又岂能比的上将对于天子之敬意存于心中,默默镇守一方的诸将。大人,可是如此?”

卢植绿着胡须,颇感好奇的注视着陈清,默默点头。

“那么,皇甫将军出之日,孟德于心中默默庇佑、送别皇甫将军,比之于场面之上痛哭流涕、满面愁容者,岂非更胜一筹?既如此,孟德又岂是谎报曾送别皇甫将军?”

众人闻言均是一怔,纷纷投以惊叹的目光注视向陈清。比之徐州这班早已见识过陈清才智的人官员不同,刘备等人先前见其言谈举止,还以为是一庸才,未曾想到,竟会有如此急智,转瞬间替曹操扭转了局势。

卢植沉默的缕着三寸短须,看向陈清的眼光中少了几分轻视,多了些赞许,但却依然严肃道:“老夫所言,并非曹操欺瞒挥别一事,而是指,他假传皇甫老儿的那句问候。若是哪日天子下诏,他亦是这番添油加醋、篡改圣意,岂非枉逆小贼?!”

一代儒将又岂是浪得虚名?仅仅须臾的思量,卢植便又从曹操此前的话语中找出了另一个误点,反过来将了陈清一军。心道:此子心思敏捷,敢于替挚友辩护,倒也不差,若是此次仍能答出,倒也与皇甫老儿所言之怪才二字相符。

陈清微微一笑,自幼于陈府之炼就出的儒雅之气,连卢植都有些暗暗赞叹。但见他徐步走至邓澈面前,凝神注视他的双眼,却是许久不曾开口。

直到众人皆被其莫名其妙的举动所惊异,卢植开口询问之后,他这才好似送了口气般的朝邓澈叹道:“你眼睛里有眼屎!”

卢植额头上的青筋一阵狂跳,之前还以为这小子能有什么奇才,却不知憋了半天他竟是如此有辱斯文,实在是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