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泰山秘境(1 / 2)

 “少爷,这陈先生已经不见了好几天了,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急?”

“哦,他说有点事儿要办,就一个人去泰山了。”陈登看着兵书,淡淡的答了句。

看着陈登这副淡定的模样,潘达真是恨不得一脚上去将他踹个底朝天。陈圭外出办事,陈清不知所踪,陈登从来不管事儿。这整个陈府上下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儿都落到了胖子潘达的身上,这让他怎么不急?

“陈先生他一个人去的?可曾说了何日归来?”潘达明显被工作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连声催问。

陈登放下了书册,好奇的看了看潘达,沉思了数秒后,耸了耸肩,答道:“好像是一个人去的,我说要给他带护卫,他不让。还说如果非要带护卫去的话,以后就不给讲西游记和水浒传了~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嘛,我忘了问了。”

卧槽泥马了隔壁!胖子潘达心里那个气啊,你个不管事儿的贵公子当然轻松无压力,可我这类在上层和下层社会夹缝中生存的人,容易吗?!你们家那点儿破事儿全要我管,以前能贪几个银子,也还算气的过去。可自打陈清那王八蛋来了之后……草,老子连一文都没多捞着,反倒被那厮诈取了太多!

见潘达气的说不出话来,陈登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过了片刻才强忍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老大做的事情哪次失败过了?这次他敢一个人去,想必是有不能说的理由,既然如此,吾等便放宽心,待他归来便是~”

潘达眼角抽了抽,看了眼从容淡定的陈登,不禁气结。

——————————————————————————————————————————————

“阿嚏、阿嚏……”走在泰山山路上,陈清小友一连打了个好几个喷嚏,忍不住裹了裹衣衫,嘀咕道:“估计是家里那两个家伙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了罢,啧啧,真是太没公德心了。”

一别四年,当初陈圭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将半个泰山烧成了灰烬,这也间接导致了从徐州通往下邳的道路上一片风调雨顺,四年内再无任何强盗、山贼的踪迹。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把火是冬天放的,所以第二年开春,泰山上的花草树木反倒生长的更是茂盛,短短四年时光,泰山上的风景便更胜往昔,令过往行人感到很是惬意。

“当真是野火烧也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想起四年前和杨凤斗智,与病秧子二牛生活数日的场景,陈清的心里便是一片感慨。岁月匆匆,也不知四年来二牛的病究竟有没有治好,周仓麾下的百姓是否生活安康。若是能选择,他宁愿永远不要去和这些善良的百姓做对。

行至山腰,望着原先周仓等人所立山寨的位置,陈清只觉得喉头涌上了一股暖流,深深朝那方向拜了三拜,继续按照羊皮纸上的地图,朝山顶走去。

“唔?起雾了?”时值二月初,正是雾气的多时节。后世来的陈清对于大自然的各种现象颇有了解,点头思量了片刻,便果断的继续赶路,希望在雾气变浓之前寻找到父亲埋藏的《六韬》。

走了不多久,陈清只觉得耳边原先那些鸟虫之声渐渐消逝,身旁的景色也越模糊起来,甚至连自己究竟踩的是石板路还是泥土,都无从知晓。

“该死!这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陈清抱怨了一句,所幸他早有装备,从胸口取出并打开了火折子,借着朦胧的火光继续朝前行走。

“小友,可是前来寻宝?”

忽然间,陈清只听四面八方传来了一老者之声。声音有些沧桑,然而却字字有力,让人无法抗拒回答他的问题。

“在下陈清,依家父遗言,前来泰山寻找书册。可惜此间浓雾颇大,无法辨路,不知老先生可否出手向助?”

出前一夜,陈清卧在床上兴奋的一宿未眠。曾经他也考虑过是否会遇到神仙一说,虽然最后被他果断否决了,可如今真遇到了脑子里的那些应对之策还是很及时的跳了出来。

不过,若是浓雾散去的话,一定能看到,陈清的喉结在不断的上下跳动,紧紧握住的手心里不断往外深透着滴滴冷汗。后背嘛,早已湿掉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