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郝立宿感到自己已经醉了(1 / 2)

太平天国 兰色幽香 3818 字 2019-09-05

 “人各有其志,勉强是不行的。()”林海丰接过差役送来的茶,揭开盖子,抿了一口,转脸看着脸色的确有些发灰,略显病态的郝立宿。他知道,郝立宿得的是一种心病。“不过,我们和郝大人毕竟还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他看到郝立宿轻轻低下了头,微微笑了笑,“郝大人在苏州的官声还是不错的,是个难得的清官。”

“唉,战乱本身就是百姓的最大不幸!”郝立宿叹息着,轻轻摇摇头。

“当然,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战争,”林海丰放下手里的杯子,“也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们才要联合各方的有识之士,尽快地去结束战争,还老百姓一个太平世界。”

“国家本来很太平,可惜……”郝立宿瞟了眼这个年轻的王爷,没有再说下去。他有些奇怪,太平军出自两广,怎么这个王爷却是一口地地道道的京片子?看来这个人物可是不一般啊。

“是吗,真的很太平吗?”林海丰依旧是那么和善,一点儿没有什么恼怒的神态,问着。

“当然,如果没有那些西洋人的窥视,还有鸦片。”郝立宿有些气馁。停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对方,颇有些真诚地说着,“从心底讲,本官不能说不佩服你们的能力。江苏马上都成为你们的囊中之物了,也许还会有浙江。但是大清朝国土广大,实力也还强大,战乱还会持续很久很久。无论如何,这都称不上是一件好事。双方劳师糜饷,只会给国家带来伤害,为什么你们不能和朝廷化干戈为玉帛呢?大家好事好商量,有你们的扶助,大清朝不是可以扬眉海外,重振往日的雄风吗?”

“你说的不错啊,就是我也有这种念头。”林海丰瞅瞅面露疑惑的郝立宿呵呵一笑,“就是怕咸丰不肯啊。”

“会肯的!”郝立宿说的很坚决,“当今圣上是个明君,只要是贵王爷愿意,圣上面前本官一力担保。”

“哈哈……”林海丰笑了起来,看了看同样是被自己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顾雪江,然后望着郝立宿,“郝大人领会错了吧?我的意思是要咸丰宣布退位,主动回到他们祖先生存的土地上去,做个守法的好百姓。把中华的大好河山还给我们。”

“这……”郝立宿摇摇头,“这怎么可能。”

“是啊。既然不可能。那就还要有战争。”林海丰说着。抖了抖自己王袍地那两只宽大地衣袖。“看看咱们祖宗研究地衣冠。松散、洒脱。如果是舞文弄墨。吟诗填赋。那显得自在逍遥。单就这点可以看出。咱们汉人地祖先。从来就不喜欢战争。不过。我们也从来不怕战争。“他一抬手指了指门外。“郝大人看见天朝地红军了吧?”

“看……看见了。”郝立宿声音里有些不自在。“你们效仿洋人。地确比官军看地远些。”

“郝大人可是又说错了。这可不是什么效仿洋人。”林海丰摇摇头。“我们红军士兵手里地武器。都是我天朝自产地武器。和洋枪根本不搭界。既然说到这儿了。那我就再多说几句。你们心里一定是在指望满清搞什么中兴。念念不忘什么所谓地康乾盛世。我说句不好听地。康熙也好。乾隆也罢。无非是赶上了一个好年代。在他们那种环境里。只要不是个傻子。谁也一样会搞出个什么‘盛世’来。不妨仔细想想。这个‘盛世’究竟又真正带给了我们什么?”

“国库充盈了。强大了。怎么能说不是‘盛世’呢?”

“国家强大了?强大到什么地位了?”看到郝立宿那有些不以为然地神色。林海丰淡淡一笑。“那不过是西方列强还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而已。用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来形容。怕是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举个最简单地例证。早在明代。我中华就有了你们现在称谓地‘开花弹’。明军火炮之强劲。满清最为清楚。努尔哈赤不就是葬身于明军地炮火之下吗?从那时到现在。弹指二百余年过去了。满清地军队有什么?说穿了。满清就是害怕这些优秀地技艺遍布于我汉人手中。威胁到他们长期统治和奴役我大汉民族地利益。才采取了这种因噎废食。自毁长城地丑陋行径。没有一只真正强大地军队。坐谈什么国家强大。岂不是笑话?试想一下。以我天朝英勇将士地聪慧去扶助他们。他们接受得了吗?他们能放心吗?”

“大清还是重视汉人地。湖南地曾国藩就已经得到了朝廷地重用。开始编练新军。”郝立宿话说地有些底气不足。他知道曾国藩正在编练湘军。但是毕竟还不知道曾国藩这个所谓地“湘军”到底是不是个花架子。

“呵呵,是啊,曾国藩想组建个湘军。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汉人在满清眼里的重要吗?我看未必,八旗兵制从根子上已经烂掉了,不足一战,咸丰只是出于无奈,暂时有了这么个打算。即便成功了又能怎么样?做奴才的永远是奴才,只不过多捞点儿主子赏赐的几根骨头而已。”林海丰笑了,“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个很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你郝大人,曾国藩早就成了我天军设在株州的瓮中之鳖,如果快的话,恐怕现在他早已和左宗棠等人在我天军的战俘营里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