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上帝啊,千万不能这样!(1 / 2)

太平天国 兰色幽香 2834 字 2019-09-05

 对那些敢于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对那些虽然以前曾经也是过同道,如今却貌合神离,怀揣自己小算盘的家伙们,从**上加以彻底的消灭,那自然是最省心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像穆拉维约夫这种完全不通政治,只知道用拳头来比较高下的粗俗论调,普拉雅廷和伊格纳季耶夫却不敢苟同。他们都是中国通,或者说是大清通更为准确。对于这个王朝的种种怪现象,他们了如指掌。如果仅仅说紫禁城里那一个单独的慈禧太后,那她绝对不是什么拥有如何高智商的女人,也完全没有任何统治这个庞大国家的才智,更没有和他们沙皇俄国叫板的勇气和胆量。但是,这个一旦走出紫禁城,无论如何也不是什么人物的女人,当她置身于她的太后宝座之上,那她的力量不管怎么说,还算得上是强大的,因为她有着一批的追捧者。

在普拉雅廷和伊格纳季耶夫的心目里,中国人喜欢出人头地,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人以升官为最大的荣耀。为了谋求一个能够光宗耀祖的闪亮顶子,尽管朝廷给的俸禄并不高,但他们照样可以闭上房门把灯油一直熬到头发变白。如果说这已经叫他们这些俄国人听起来就顿感莫名其妙的话,那么,那些为了升官而去找干老子,拜小干娘等等行为,就无论如何都会叫他们打死也想不通了。

中国人很聪明,做生意、搞种植都是一把好手,倘若不去做官,而去经经商、去当当种植园园主什么的,不用想,一定都会大大的发财。可他们一开始接触这里的时候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士农工商里,商人却被排到了最后?那个时候,他们差点儿就误以为大清朝的读书人好好纯洁哦,居然不爱财。唉,真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啊,文化灿烂就是好!

不过,后来他们很快地就明白了个中的奥妙。经商之所以被人看不起,那是因为他们天天摸前,太俗。另外,还需要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或者黑着心去蒙骗人什么的,既然读书有了问,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自然为人所不齿了。当官好,当官光荣,一人升官,全家乃至全家族、全村庄,甚至是全乡、全县、全省都以你为荣,徒子徒孙更是数不胜数。而最关键的,还是钱。有了官职,谁还会愁没有钱呢?依靠朝廷那点子俸禄,喝西北风都不够,当然要各自去找外快,有多大本事,捞多少钱财。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啧啧,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普拉雅廷和伊格纳季耶夫听得都心里的小手直朝嗓子眼儿跑。难怪,难怪啊,为了当这种官,就是去打破头,就是六亲不认也值得啊。

什么都怕了解,什么都怕认真。普拉雅廷和伊格纳季耶夫是非常认真地在履行着他们肩头担负着的职责,当然不是为了大清,而是为了沙皇。所以,他们知道,大清朝谁能给大家发放官做,谁就是老祖宗,老佛爷。

现在的紫禁城里,手里掌握着成山的官帽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你想想,她的屁股后面该有多少的痴迷拥戴者?

有人说现在皇帝小,早晚慈禧的垂帘听政要有个完结的时候,听到这话的时候,普拉雅廷和伊格纳季耶夫心里差点儿笑掉了大牙。完结?哈哈……你以为这里是我们沙皇俄国啊,太天真了吧。俺们沙皇俄国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一个赫赫有名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公主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着与她名字极其相符的伟大“智慧”(索菲娅源于希腊语“智慧”这个单词)。

当年仅仅二十五岁的索菲娅公主煽动“御林军”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并靠政变夺取摄政宝座,然后同时拥立两个沙皇同时掌政的天大怪事。其实,俺们的公主殿下也和紫禁城的那位太后一样,不过就是拿两个小沙皇装点一下门面,在宗教仪式和外交场合上走走形式。然而,当彼得沙皇长成一个高大英武、才能出众的青年而完婚时,索菲娅却毫无让位之意,甚至用“公主陛下或大公”的尊号来签署官方文件,俨然要做女沙皇。

当彼得沙皇武装了两个军团,准备向莫斯科进攻的时候,索菲娅尽管也制定了攻打和逮捕彼得沙皇及其谋臣、军官等的计划。但是,就在行动前几个小时,在索菲娅的政变队伍中,还是有一些指挥官们动摇了。他们都是真正知道什么才叫忠于沙皇俄国的人,并没有被索菲娅的种种许诺所打动,他们将政变计划泄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