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红色有角三倍速工作室?(1 / 2)

 “廖教授这是说的哪儿的话,除了泄洪方案以外,我们政府其他的一些处置措施不都是在您和您的团队帮助下完成的吗?没有你们帮忙联系了那么多位专家,我们这些不懂天气和抗洪的普通人,哪里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如此大规模的水患?”耿介对着廖弘诚恳的说道。</p>

“确实,廖教授亲自联系来的超算帮了很大的忙。”方舟点点头同意道。</p>

“既然如此,把廖教授的名字写到前面一点怎么样?这样媒体对你的关注度也会少一些,有政府为你背书,不至于对你掘地三尺。”耿介用商量的语气对着方舟说道。</p>

方舟权衡了下利弊,再次点了点头。</p>

真正的天才,是常常隐藏在群众里面,绝不挤向人前去露脸的。</p>

“另外,就公示的信息来说,直接用你的名字和信息有点太过于扎眼,在数学领域你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但是在水利工程领域,你还是一个新人,人们往往习惯于用过去的履历来评价一个人取得的成就,你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让廖教授做你的导师,这样有了师徒关系,我在媒体上解释起来也更为合理一些。”耿介认真的说道。</p>

方舟扭头看了一眼廖弘,无意中注意到对方眼神中的一丝躲闪,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耿介说道:“还是算了吧,我才大一,还不习惯拥有自己的导师,耿叔叔有别的办法吗?”</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听到方舟的话,廖弘眼里闪过一丝沮丧,看着耿介苦笑了两声说道:“你看,我就说他不会同意你这个办法。”</p>

一个导师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子曰名师出高徒,便是如此。</p>

理想情况下,学生和导师应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学生看重老师的学术资源和科研能力,老师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水平。</p>

但现实情况下,这种关系往往向着一边倾斜,在老师拥有绝对领先的学术资源情况下,对学生的选择已经拥有了相对更高一级的主导权,存在不少研究生低声下气的求着导师的帮助。</p>

方舟的情况则不同,在学生强,老师弱的情况下,方舟看不上廖弘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科研能力,也便不会随意选择自己的导师。</p>

耿介笑着打了个哈哈,很快跳过了这个话题,接着对方舟说道:“既然你还不想过早的拥有导师,那我也不逼你。还有另一条路,我是觉得你要不成立一个科研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名义来授予奖项更为恰当一些。”</p>

“确实,这样听上去更好听一些。”廖弘点了点头。</p>

方舟不解,但大为震撼。</p>

从来只听说过成立皮包公司,转移另一个公司法人的风险和责任,还从没有听说过成立皮包工作室,承担获奖的荣誉,这种骚操作。</p>

更别说这话还是由一个省级高官和一个大学教授嘴里说出来的。</p>

看到方舟脸上的疑惑,耿介向其解释道:“工作室只是一个概念,不属于任何注册的企业类型,但有了工作室这个名头,人们会更愿意相信是一群人帮助了他们抗洪而不是一个人,除了不能投资、没有政策扶持以外,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p>

方舟暂时还有点迷糊,对工作室这个概念也仅限于明星用于偷税漏税所用的机构。</p>

“还有别的办法吗?”方舟接着向耿介问道。</p>

“没了,你要是都不同意,那我只能诚实的向社会公布了,新华大学出了一名十八岁的天才,一个人解决了十几个教授解决不了的事情,从此以后会有成千上万个镜头在你上学的路上和家里进行拍摄,盯着你的一点一滴,就连上厕所用的厕纸也会被人拿出来研究与普通人有何不同。”耿介摊了摊手,向着方舟说道。</p>

方舟听完脑壳更加疼了,这还不如第二条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