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若永彻底失望了,他对李煜这个国主,对南唐朝廷,对南唐的科举制度都失望了。
他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了国都金陵。秉着‘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的想法。他决心与这个腐朽昏暗的国家诀别,良臣择贤主而事。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说大宋准备攻打南唐,便想送一份厚礼给宋军。
大宋要进攻南唐,长江天堑将是他们很难逾越的障碍。仅靠船帆抢渡,风高浪急,守军射杀,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马?他想到了浮桥,若是能在江面上架设一座浮桥,大军过江如履平地,那将会减少多少损失?
于是他便扮成一个渔翁,在长江岸边踏勘,选择了采石江畔这段最佳的架桥位置。
他于江上无船行驶的时候,驾着小舟装作钓鱼,在江面上南北穿梭数十个来回,用丝绳丈量出了江面的宽度,用钓钩测量出了不同地方江水的深度,同时也测量了每天不同时候江水的流速,数字都十分精确。
现在,他把架设浮桥的计划、选址和这些精确无误的数字一起献给了吕馀庆。
吕馀庆一听之下,认为这一计划可行,心中十分高兴,又带着几名门客详细研究后,准备在两日后崇政殿议对攻伐南唐事务时,将此计划拿出献给陛下,并且对范若水保证,不贪墨其功营,请陛下对其下旨封官。
不料范若水却道:“晚生在南唐乃一落第举子,一介寒士,到宋廷却马上封官,岂不让天下士子笑我大宋无人?晚生只要大人帮忙在国子监要个宋国举人名额,参加此次陛下开科取士的科考,晚生愿以真才实学跃登龙门。若考不殁第,晚生无怨无悔,此生永为布衣。”
吕馀庆心想,如此一来,自己便可独享此大功,不由心中大喜,但面上不露丝毫,叹道:“李煜号称江南大才子,却如此不知珍爱人才,岂不令天下士子寒心,贤人远避?”
说到这里,他起身拍了拍范若水,说道道:“难得若水有如此高行雅量。既然这样,若水参加本朝科考一事便交给老夫去办,若水这些天安心在老夫府上住下学习文章,准备备考。”
…………
…………
开宝四年,二月十九日。开封天气大好,风和日丽。
今天,赵匡胤在崇政殿召集政事堂、枢密院两府重臣,以及所有涉及到攻伐南唐部衙主官对对南唐用兵一事,进行最后推衍和任务分配。除了赵普、吕馀庆、曹彬、沈义伦、罗公明、李君浩之外,晋王赵光义、魏王赵德昭和小皇子赵德芳也列席。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赵匡胤行事极为务各严谨,这种涉及到攻伐一国大战的大事,他习惯于对每个部衙、甚至每个人所负责之事一一进行询问和交待安排。
从枢密院各地调兵之事开始,先是曹彬代表枢军方进行了汇报,到最后赵匡胤基本没有过多补充,有曹彬和潘美、赵赞这样的老于战事的名将统一调度和具体统兵,的确不需要赵匡胤再有过多交待。不过他到最后想起华夏卫府送上来的情报,补充道:“给李继勋传信,告诉他攻伐南唐期间,北方大营一定要万分警惕,随时做好契丹大军南下的准备。”
众人心中一震,但一看皇帝陛下神色轻松,便又松了口气,所有人都知道,大宋真正的敌人和威胁是拥有大军百万,骑兵三十万的契丹。
等曹彬和沈义伦恭敬称是,退到一边之后。接下来,赵普代表政事堂对各地民夫征调,以及涉及到粮草供给的各路、州、县粮草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
赵普乃是真正的能臣,虽然为人贪腐,但凡做大事向来滴水不漏,更何况这些年大宋常常对外用兵,大多都是由赵普一手负责这些事情,早已轻车熟路,也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最后皇帝陛下还是补充了一点:“政事堂下发文书给各路、州、县,在攻伐南唐期间要加强对民间管控,防止圣堂贼人和弥勒教妖僧蛊惑百姓生事,不要忘了,去年攻打南汉时,川蜀一地暴乱的教训。”
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