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经济危机 十五(1 / 2)

 shuilou shuilou

马叔最早是在《泰晤士报》上读到中国和越南签署了《顺化条约》,法国在越南吃了大亏的消息。

1840年之前,欧洲上层报纸对中国的评价是“神秘的中国”。1840年到1860年,欧洲的评价变成了比较蔑视的态度。从1860年之后,至少英国报纸开始用敌视而不是轻视的态度来对待中国。

中国在欧洲设立使馆,也进行了一些文化推广活动。中国留学生到欧洲各国留学,中国商人乘坐中国自己建造的蒸汽轮船抵达欧洲,整个欧洲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例如法国这次遭到了中国的打击,欧洲的普遍看法是法国试图入侵中国的属国越南,遭到了中国方面的迎头痛击。法国在东方扩张的目的失败了。这届法国内阁倒台已经成了定局,不过欧洲国家普遍怀疑法国会不会以变本加厉的继续和中国打仗。

若是法国在欧洲之外的其他大陆损失两千人,这可是巨大的轰动性新闻,而法国遭受中国的打击,损失了两千人,欧洲也就是等闲视之了。甚至有些立场极为右倾的报纸提出了“白种人之间的内战何时能终结”的神奇观点。

在这个殖民主义最后的疯狂期,伴随的是种族主义的兴盛。所以欧洲对中国的讨论初期的问题居然是“中国是什么人种”。在十八世纪,把人类分为“红白黄黑”的人种学在欧洲诞生了。白色在欧洲有纯洁高贵等美好寓意,而黑色相反,所以欧洲人被划为白种人,非洲人被划为黑种人,而被认为文明程度介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东亚人,被分配了“黄种人”——黄色带有忧郁、贪婪、病态等寓意。中国并不讨厌“黄种人”的称呼,最大原因是中国其实不清楚欧洲人种学的真正意思。而且黄色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

当欧洲真正看到数量较大的中国人之后,他们发现除了数量比较少的北欧人之外,中国人的肤色普遍比南欧甚至法国那边的人都要更白皙。加上中国人皮肤肤质比欧洲人好很多,这就让欧洲兴起了一股讨论,“中国人该不该算白种人。”

既然欧洲人认为白种人属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不逊色于欧洲工业的中国,有着比大部分欧洲人更白皙皮肤的中国人,某种意义上就该是白种人。否则,白种人就成了比黄种人更低档的存在了。到了1870年左右,那些比较种族主义的媒体上已经出现了中国人其实是“浅色白种人”的说法。

法国人当然是欧洲人眼中的白种人,但是当中国也被认为是浅色白种人之后,中国和欧洲国家的战争就变成了“白种人之间的内战”。不仅是中法冲突,还有中俄冲突。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会让工业国的人感到真正的危险。

马叔当然不会相信人种说这种无聊玩意儿,他完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整个欧洲都感受到了影响。因为海运能力的问题,欧洲与中国有直接面对的国家都遭到中事进攻或者军事威胁,他们对中国的反应更现实。至于那些和中国没什么特别联系与冲突的国家,对中国的想象就非常的浪漫。

马叔实际上欠了中国很大的人情,即便是身为德国人,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有机会见到韦泽,是必须说谢谢的。巴黎公社失败之后,马叔曾经请求中国出面救助。中国的确出面救助。1871年6月中旬亲自见到逃出法国的巴黎公社失败者后,马叔才知道中国在欧洲并非没有影响力。这些失败者们是在德队安排下逃出法国的,相当一部分是德队从法国反动军队手中要出来的,为数不少的人甚至是被德人从刑场上救下来的。

尽管这些巴黎公社的成员内心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操,对于德国人有着铭心刻骨的仇恨,不过他们面对这些拯救他们生命的德军,至少保持了最起码的礼貌

中国方面并没有隐瞒自己出手拯救巴黎公社成员的事实,有中国方面在前面顶着,瑞典也方便出手。德国当然不肯把这些共和主义者留在本国,如果这帮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德国人,他们就会被德国政府投入监狱。

既然中国做出了表态,愿意接纳这些成员的国家也不是没有瑞士倒是很愿意接纳这些人。法国为了恶心英国人,还把不少逃去英国的巴黎公社成员强行塞给英国。运输船上没有食物,负责押运的法人以“防止乘坐人员冻坏”为理由,给这些人狂灌烈酒。把这些衣衫褴褛的公社成员扔上英国码头的时候,他们满脸肮脏破衣烂衫,因为酒精的作用,这些巴黎公社成员行动如同醉鬼,看着就令人厌恶。英国虽然抗议法国人的行径,却也接受了这些巴黎公社成员。

有瑞士和英国的例子,又有瑞典带头,北欧国家也接纳了不少巴黎公社成员。甚至连刚统一的意大利都表示愿意接受一部分巴黎公社成员。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