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玉米涨价的情节有不少书友觉得太夸张了不合情理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
第一玉米涨价主要原因是因为养鸭户的突然增加导致玉米需求猛烈的增加并不是单单因为主角的囤积行为主角的囤积行为只是对其起了促进作用而已
所以这不是炒作行为而是投机行为并不是因为主角囤积了几百吨玉米就将玉米价格抬高那么多的这点一定要搞清楚就算主角不囤积玉米照样会涨价虽然幅度会稍微小一点
玉米在世界市场上是大宗商品不假但前文早说过了在当地玉米的产量和消费量本来都不是很高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市场里它并不是大宗商品如果需求猛然剧增而各方对此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在短期内价格暴涨是绝对有可能的
第二前文中也说过玉米涨价只是暂时的一次ing的很快就会因为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而回落到正常价格大量的外地玉米会涌入当地市场压低价格但短时间内出现价格暴涨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的内地那时候市场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信息相对闭塞市场的调节功能十分低效十分缓慢前文中也提到过很多加工厂已经想从外地运进玉米但苦于没有渠道所以短期内联系不到玉米供应者
不过如果玉米价格高居不下这都是迟早的事这也是主角为什么这么急着出掉玉米的原因
第三成本转嫁的问题的确玉米涨价造成的成本溢出除了饲料加工厂的利润会折扣一点以外大部分都会转嫁到养鸭户甚至是羽绒厂身上但前面已经说过了涨价并不是因为主角的囤积行为造成的而是因为短时间内玉米暴增的需求造成的就算主角不囤积玉米也是要涨价的成本也是要上升的……
而且前面同样也已经说过了这种涨价是暂时ing的一次ing的很快玉米价格会回落到正常水平所以以后养鸭业和羽绒厂的成本都不会比外地高丝毫不影响竞争力
说白了这就是一次ing的投机行为只有一次机会以后因为各加工厂对此有了防备肯定会增加玉米的库存会增加收购玉米的渠道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再出现这样大幅度涨价的情况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走在公路上路上没有车肚子很饿很饿再不进食就要晕过去了但接下来五十里路上只有一家饭馆价格是一般饭馆的两倍你去不去吃?是你再走五十里路那里可能有更便宜更实惠的饭馆但你撑不下去啊所以你必须在这里吃反正也就吃这一次文中的饲料加工厂大抵也就是这种情况】
【以下为本章正文】
……
……
这个周末一天半时间陈繁共将四百二十吨的玉米全部售给了镇上的四个较大的饲料加工厂价格是每一百公斤125元也就是每吨1250元总共获得525000元现金然后按着登记的名单将所欠农户的玉米收购款还了回去每吨730元总共306600元还剩下218400元然后支付给张宪法剩下的工资6000元(两个月约定好是每月4000已付2000)接着是其他三个司机两天的工资每人700元共计2100元再来是六个粮站工作人员每人400元共计2400元再然后陈繁又抽出十张老人头给这九人一人奖励了一百块多出一百块随手给了张宪法其他人也没异议一来他们自己的所得已经大出所望二来张宪法是最早跟着陈繁干的多奖励一百块再正常不过了最后是支付给王德福仓库租用费1500元(约定2000元已付500元)不过王德福可能是跟哪个寡妇幽会去了所以人不在陈繁便将钱给了一个粮站工作人员这多人在也不怕他贪了下去。
对了差点忘了这一天半他管了三顿饭都是在苏青莲的菜馆里吃的又花了将近400元。
陈繁坐在张宪法大卡车的副驾驶座上一张一张的数着最后剩下的钱张宪法就在一边看着他数他每数一张张宪法也在心里默(www.19mh.com)默(www.19mh.com)的数一张……
一共205000元。
陈繁刚数完张宪法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显然也数出结果了。
张宪法心中顿时浪háo翻滚虽然他早估计到陈繁可能要净赚20万可是真当他看到这一切时还是免不了的震惊。
那一张张的老人头可都是真钞的啊!
他才十六岁只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赚到了自己十几年也没赚到的钱!
陈繁也不在意他的眼光更不怕他心生歹念抢自己的钱他知道他没这么大的胆子而且就算他有这个胆子他也打不过自己自己好歹也是练过的……
他将这些钱分成了三摞第一摞五千直接装进了钱包里第二摞八万第三摞十二万。
然后将早上从家里背出来的书包取了出来将里面塞的报纸都扔出车窗外将八万放进外面的小包里十二万放进了里面的大包里。
最后拉上两个包的拉链将书包拎了起来对张宪法说:“张叔这事真麻烦你了以后我有事还会找你帮忙的对了别告诉我爸我赚了这么多钱他要问起来你就说我赚了万把块钱就好了……嗯就这样那我回去了。”他倒不是想欺骗老爸而是怕老妈知道了那样钱就别想捂热了老妈暑假时不但收走他全部的红包甚至还想连老爸奖励的两千五百块也收走……
张宪法连连点头说:“不麻烦不麻烦……我会给你保密的你放心吧……你回去吧……慢点下车小心碰头!”这哪里是麻烦啊……这简直就是给他送钱啊如果这算是麻烦他宁愿天天都麻烦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