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生的一切逃不开各方面的眼线。</p>
朱元璋的帅府里正在紧急的召开高级军事会议。</p>
李善长先介绍了各方面的最新情况:“陈友谅大军主力依然在北方和元庭对峙,元庭丞相脱脱,依仗有利地形,死死阻击,双方暂时难分胜负。福建的最新情况是,两路人马名义上喊着要和我们决一死战,其实各自都把目标定在对方身上,大战一触即发。”</p>
朱元璋:“善长啊,接着说,谈谈你的想法。”</p>
自从上回在江苏战场由于刘伯温的策略失误,使朱元璋损失了许多兵马,现在李善长又重新得宠。</p>
李善长不无得意道:“上位,我们正该趁着这个时机,一举北上,歼灭元庭,不能让陈友谅占了先机,如果他得到了大都的财宝,对我们将来和陈友谅的决战很不利。”</p>
朱元璋很倾向于李善长的策略,斜眼一眯坐在位置上好像睡着了的刘伯温。</p>
朱元璋:“刘先生,你的看法呢?”</p>
刘伯温见朱元璋问,知道躲不过去,轻轻地吐了四个字:“按兵不动。”</p>
汤和:“每次刘先生和李先生的意见都不一样,这次差的有点大啊,我还以为刘先生会说南下攻击福建呢。”</p>
常遇春:“就是,刘先生你的主意,俺也想的出来啊,不就是让大伙接着睡大觉吗啊?哈哈哈……”</p>
这帮人都是淮西勋贵,刘伯温早就习惯了他们抱团排挤自己,面无表情的一言不发。</p>
朱元璋:“刘先生,能不能具体说说,为什么是按兵不动呢?”</p>
刘伯温鞠了一躬道:“大帅,如果我们此时北上,必然陷入陈友谅和脱脱的双面夹击,两方面会因为我们的加入而自动停火,陈友谅和脱脱都是久经战场的统帅,经验丰富,绝对不会看着我们坐收渔人之利的。况且济南还有朱亭又的残部,这两万人马可是精锐部队,虽然士气低落,不过由他们的三号人物李丰年直接指挥,不可无视。我们打他,必然惊动陈友谅和脱脱,绕过他,很可能我们都回不了江苏了。”</p>
朱元璋认真的思考着,他还是很欣赏刘伯温的,朱元璋:“那我们挥军南下,一举扫灭福建?”</p>
刘伯温:“也不可,如果我们此时挥军,赵破和吴晓婉必定会一致对外,毕竟他们还是都打着朱亭又的旗号,人民军的战斗力大家是看到了的,我们即使有人数上的优势,即使能取胜,也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福建江西多山,我们的骑兵优势只有在北方才能发挥,打起来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又将陷入泥潭,到时想拔出来都不能了。”</p>
</p>
朱元璋不大耐烦了,刘伯温为人保守,作为一个统治者,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他自己的主见的,而朱元璋这样一个巨枭,怎么会没有主见!</p>
朱元璋:“两位先生的意见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福建我们肯定不去,而且有三弟徐达亲自镇守浙江,后方应该能后顾无忧,我们奇袭陈友谅的老巢襄阳!”</p>
李善长:“妙,实在是妙啊,上位的主意综合了我和刘先生的意见,有奇袭的效果,一定让陈友谅首尾不能相顾。”</p>
刘伯温:“大帅,陈友谅攻打雁门关,是倾巢而出,以卑职对陈友谅这个人的了解,他一定是将襄阳的辎重粮草全部拉往北方和元庭决一死战的,我们千里奔袭打下一座空城,劳师远征,而又徒劳无功。弄不好还会丢了金陵,别忘了还有一个李丰年在不远的济南城。到时首尾不能相顾的就成了我们了。”</p>
朱元璋拿出了王者做派,“刘先生,打仗哪有不冒风险的,我们只要拿下了襄阳城,陈友谅一方的军心士气必定大乱!到时候,他雁门关也拿不下,襄阳城也回不去,我们趁机在野外将他歼灭,一举平定中原~!”</p>
李善长,汤和,常遇春拼命的叫好,都一致赞同朱元璋的策略,刘伯温眼看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便道:“大帅即使要攻打襄阳城,金陵和徐州也需要留下一半的人马,方为上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