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340章 岂因私怨致国殇(2 / 2)

盛唐夜唱 圣者晨雷 0 字 2022-01-15

来得冒昧,对王公闻名久矣,当初亦曾有书信,却不想王公竟然是这般模样。叶畅也道。

当初王忠嗣写信召他,让他去教足球戏,他未能前去,结果萧白朗代他前往,此后萧白朗为中间人,他们二人其实通过一些书信。后来在长安城中,双方阵营不同,亦有角力。但真正见面,这还要算第一次。

对于此人,叶畅相当佩服,唐中期名将,大半出于他的部下,仅此一点,便可以看出,他乃真正的帅才,而不仅仅是破军夺城的将才。

王忠嗣微微一笑:大使此来,可是李相不放心,欲取我之性命

他话声才落,那王羊儿又不知从何处冲了出来,厉声吼道:他敢

退下,这世上,除了谋朝纂位,还有什么事情是李相公不敢做的王忠嗣喝退王羊儿,但话语里终究还是带着几分怨气。

这也难免,正值建功立业的年纪,也终于有了名扬青史的机会,却只因为政客们的内部倾轧,他这样的名将便被打发到潮湿的播川能州,在这里等死,他如何不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叶畅正视着王忠嗣,缓缓说道:某与王公,并无怨仇,攻讦王公者,并非为某,王公以为是否

王忠嗣略一犹豫,缓缓点头:确实并非你。

韦坚皇甫惟明,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此事当属实,王公以为是否

这个问题叫王忠嗣好生为难,他自己心中有数,韦坚皇甫惟明即使没有图谋不轨,但至少以边将之身勾联太子李亨,意欲挟军权而自保,确实是犯了朝廷大忌。当时的情形,甚至有可能让太子李亨都一起垮台,李隆基只追究了他们几名大臣边将,却放过了李亨,应当说还是给他留下了余地的。

沉吟了会儿,王忠嗣伸手延客,叶畅跟着他便踏入庄子里。

这庄子二十余户人家,除了王忠嗣自己之外,其余都是他昔日部属,不愿意离他自去者,就都跟随他来此。

中间稍大的屋子,便是他的宅所,他待罪之身,虽然有个官职,实际就是领一份薪俸吃饭罢了。能州人口稀少,他能管的事情也不多,故此才能这般清闲。

王公身体不适叶畅见王忠嗣神情有些不对,便开口问道。

王忠嗣有些苦涩:瘴疠之地,久居自病。

且待我为王公把脉。

这几年跟着骆守一身后学医,叶畅虽然谈不上医道高明,却能勉强为人把脉了。把完脉后,又看了看王忠嗣眼睑舌苔,叶畅心中微微一凛。

王忠嗣身体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妙,但并不是他身体本身的缘故,而是心病。

闲置已久,丝毫看不出希望,而且对于政治的失望乃至绝望,都让他不再爱惜自己的身体,故此身体迅速衰朽下去。

叶大使此来,不是奉李相之意来取我性命,又是为何王忠嗣问道。

是来向王公问计。

什么王忠嗣讶然,看着叶畅一脸诚恳模样,知道眼前之人,并不是虚言作伪,良久之后,他喟然一叹:论胸襟气魄,吾不及汝远矣

他对叶畅还是有些怨气,叶畅明知此怨气,却仍然敢来向他问计,这心胸,在他所见之人中算非常杰出的。

南诏之事,于系到数万将士生死,于系大唐南疆安定,岂可为个人私怨而置数万将士于死地叶畅道:叶某非此等人物也,王公亦非此等人物也。故此叶畅与王公,可求同存异。

王忠嗣只觉得叶畅这番话简直说进自己心坎中去了不,这句话分明就应该是自己说的他与叶畅只算是初次交谈,可仅凭这一句话,他就大生知己之感。心中不禁感叹,若不是韦坚皇甫唯明乱来,叶畅原该是他们这一阵营者,如果真能如此,他必请天子将叶畅调至他身边,亲手教导,为大唐十几年后再添一名将。

不过旋即他又自嘲:哪里需要他教导,叶畅在辽东威名远扬,已经是如今大唐的名将矣。

既是如此,某知无不言。王忠嗣道。

他们谈话之间,便已进了屋子,宾主落座,叶畅注意到王忠嗣这里显得非常简陋。王忠嗣幼长于宫中,如今却落魄如此,他心中郁气不解,也是难免的事情。

南诏此次背唐,不知王公何以教我。

若你是南诏,此时当如何王忠嗣反问道。

这个问题,叶畅早就思考过,此时南诏已经攻下了姚州城事实上在李林甫得到南诏背叛的消息时,南诏便已经偷袭姚州得手,而在罢免鲜于仲通的消息抵川之前,鲜于仲通已经与南诏战过一场,所率三万剑南兵,折损过半,更损失了大量军械与物资。

故此叶畅抵达之时,剑南已经震动不安,军士士气低落。

我若是南诏,自是卑辞求和,去虚名而占实利,先将姚州占稳再说。若是朝廷允降,便假意归降。另外就是遣使者与犬戎相通,若朝廷不允降,则与犬戎夹击剑南。

此乃大略,朝廷大军来攻,南诏当如何应之

以一腹心之将,于步头路阻安南都护之兵,以安后方,自领大军,让出姚州,于山道之中骚扰伏击,截阻粮道,待朝廷兵马疲惫之时,再择地决战。

若朝廷分兵,绕点苍山,直指太和,如之奈何王忠嗣听得叶畅这般说,神情便有些不自然。

山川即其屏障,林木为其耳目,朝廷分兵,南诏岂有不知之理,当亦遣一心腹之将,仍旧弃城不守,于山川莽林中骚扰,断绝粮道,先破一路,再取另一路

幸哉,汝非南诏之人,否则我唐军无片甲还矣。王忠嗣长叹了一声:你既知此,当有备而来,不知你欲如何行事

李白听他们说战略战术,如此细致,不禁有些赧然,无怪乎叶畅对于他路上的进言不置可否,确实,他说的都是对的,但都缺乏可行性,叶畅如今需要的,乃是可以他在战术上击败对手的计策。

我虽略有谋划,却不熟此间地理,不知此处人情,故此来向王公求教。

欲胜蛮人,须用蛮人。王忠嗣沉吟了会儿,然后才说道:能在南诏群山莽林中击败蛮兵者,唯有蛮兵自身。皮罗阁统一六诏为时尚短,大唐天威于六诏中卓显,故此须缓进军威凌逼之,广赐赏分而化之。阁罗凤尚有一弟诚节,可取之以为南诏王,使其谕阁罗凤诸将,令其叛阁罗凤。原先五诏余族,亦可许其自立,凡愿弃阁罗凤而就大唐者,皆与爵赏。另遣一大将,于清边城保宁都护等,威胁犬戎,使其不能全力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