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卡塞林之战(一)(2 / 2)

“这是第4辆了。”罗伯特皱紧眉头,突尼斯的地形和正处于雨季的气候,让他在半个月里接连被这样的故障问题困绕着,安德森少校的第740坦克营被临时调给了B作战群加强北方的英军部队,现在他手头只有艾布拉姆斯的36辆M-3坦克和换装的一个连M-4“谢尔曼”,其他的30辆“斯图尔特”轻型坦克根本只能对付步兵,减少任何一辆坦克对他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告诉士兵们注意维护,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没有坦克隆美尔可不会可怜他们。”

罗伯特站了起来,他还是有些担心部队的情况,“算了,我自己去告诉他们吧,顺便跟格雷夫顿谈谈下面的准备工作。”

罗伯特顺手拿起钢盔,叫上司机和汉森中尉一起去了第706坦克营,可他还没有到坦克营的驻地,就遇上了从坦克营派出的一名摩托通信兵。

“上校,布里奇中校打来电话,让您马上回去。”通信兵没有下车,直接把摩托靠在吉普车边向他报告。

“说了什么事情了吗?”罗伯特有些惊讶。

“沃德将军刚刚通知,他马上要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一起到司令部来。”通信兵报告完就要返回。

艾森豪威尔上将要来视察?罗伯特的心中翻起滔天波浪,历史中该是在12月14日司令才到A作战群来视察,刚刚离开后几个小时德军就发动的了攻击,差点把艾森豪威尔抓了俘虏!而现在只是12月11日,而且已经过了中午,历史在这一刻改变了吗??

“下士,立即通知艾布拉姆斯少校,还有鲍威尔少校,所有人立即集结,随时等我的命令!调头,立即回司令部!”

罗伯特大声说道,德军会马上发动进攻吗?尽管他已经反复强调了部队随时待命,可他还是担心作战群的情况。

现在,隆美尔到底在干什么??!

数十英里之外,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刚刚写完了今天的日记,又给在柏林的妻子写了封信,封口后交给副官让他用今天晚上返回西西里的飞机带回去。做完了这一切,元帅合上笔,然后拿起了电话。

“接第21装甲师司令部,我是隆美尔。”

进攻将在12日凌晨发动!

--------------------

今天又看到了几位朋友的书评,提到了关于罗伯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以及本书到底是要表达的什么,特别在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

本书首先是写的历史,然后才是军事的角度.最初想到写这本书,首先的一点原因就是再看二战史时发现的这个角色,并为他在盟军司令部中即经历过战场考验,又长期从事参谋部工作的协调者的角色感兴趣.因此才有了本书的大纲---见人物简介部分.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个人在历史中只能起到很小的一部分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的旁观历史.罗伯特的出现就是要在很多方面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并避免某些灾难性的事情发生--除非这种灾难对于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是有一定必要性的.比如珍珠港,因此只让罗在提前一个多小时发出了警告,而不是更早.另外的一个目的就是尽量的减少一些著名将领的非正常和意外的死亡,比如巴顿的离奇车祸,这对于一个英雄显然是不很相称的.

最后一点,罗伯特存在的意义首先并且始终是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出现的.如同本部分的名字"43年--野战部队",罗伯特的战地指挥生涯,只会是在1943年,这和他历史中担任第8装甲师作战群指挥官的经历也是相称的,不过历史中他在登陆北非后就调任了中东补给部队司令.

而在这里,到了43年的秋天,罗伯特仍然会返回盟军最高司令部,担任补给处长的.这个也是罗对于历史发展的最好的影响渠道,同样也是本书最重要的描写部分.如同我之前说过的,其实我最了解的还是诺曼第以后的历史.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希望大家能够多提你们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关注本书.应该会在这次强推结束后,在下周一左右上架,也同样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继续关注.谢谢~

多多投票,收藏支持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