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传奇的探险(1 / 2)

 第二日后,天明。</p>

一抹春光自被褥之中一闪而过,莲藕白的小手自床边将内衣扯进被子里。</p>

而后鼓鼓的被子里一阵鼓动,传来了徐妙云娇嗔的声响:</p>

“夫君别弄了,要赶紧早起去见陛下和娘娘的。”</p>

这新婚第二日要见公婆,要是寻常人家,朱启肯定就不起了,直接让人去知会一声算了。</p>

这大清晨的,可是男人最有精神的时候啊。</p>

但父母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这懒床不起肯定是不行的。</p>

尤其这皇帝还是朱元璋,他是真的会拿藤条抽人的。</p>

朱启仅仅只是稍稍温存了一下,变起身穿起了衣服。</p>

外面的宫女们还是如同往常一样进来为朱启更衣,徐妙云倒是一脸羞涩的模样,自己窝在被窝里传好了才出来的。</p>

而发型也不在是少女的模样,而是盘起来做新妇打扮。</p>

看着徐妙云熟练的模样,想必已经是练习了不止一次吧。</p>

两人起了床,洗漱之后连早饭也没有吃,便直奔马皇后那边去了。</p>

不过临走之前,徐妙云还将那绽放了红色花朵的床单给特意收了起来,毕竟这可是徐妙云处子的象征。</p>

似乎这年头的女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朱启也并未询问太多。</p>

朱元璋此时还在开早朝,自然不在,两人于马皇后问了安,随后就被留下来吃早饭。</p>

马皇后将徐妙云拉到边上,亲切的问东问西,徐妙云也是亲切的回答,婆媳之间看上去关系融洽。</p>

毕竟婆婆是皇后的情况下,媳妇也不敢不融洽吧?</p>

反而是只顾着吃东西的朱启看上去像是一个外人一样,朱启也确实是插不进去,说不了话。</p>

一直在马皇后这边坐了有一个时辰,看着日上三竿,眼瞧着再等一个时辰就要中午了,朱元璋才从外面匆匆赶了回来。</p>

一路上还在对着旁边的太子朱标说着话:</p>

“哼,这北元梁王着实可恶,以为他串联了西域,与北元王廷联系上了,我大明就不敢动他了?”</p>

朱标在边上说道:</p>

“父皇,这北元梁王占据西南,随时可威胁四川,江南等地,此事不得不防,但此时王保保也是虎视眈眈,北方防线万万不能松懈,北元梁王那边,还是要从长计议才是啊。”</p>

两人说这话,已经走近了过来。</p>

待到门口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才终于没有讨论这些事情,朱元璋见到徐妙云后,简单说了两句,话题又转到了北元梁王身上去了。</p>

看得出来,今日朝会上,有关于北元梁王的事情,应当是主要讨论对象了。</p>

马皇后还是很有眼力见的,看到朱元璋正全心全意处理国事,便起身带着徐妙云出去走走。</p>

朱启也起身想要跟上去,但被朱元璋喊住了:</p>

“老三,正好你也在,留下来议事吧。”</p>

啊?</p>

朱启一愣,他能怎么办呢,朱元璋都发话了,也只能乖乖的坐了下来。</p>

而后就听到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左一言右一语的,朱启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整理清楚了。</p>

如今天下形势,对于大明来说也并不算是完全明朗。</p>

北面有王保保和辽东的纳哈出,西南有北元梁王和大理段氏。</p>

此时这四家势力,已经通过陇右关外西北与乌斯藏地区,连成了一片,对着大明呈现着包围态势。</p>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朱启在辽东渤海,大败北元水师,还俘虏了辽阳平章刘益。</p>

这胖子现在已经是大明的阶下囚了,至于他的后事如何,朱启并不关系。</p>

渤海一战,不说威震华夏,但起码把高丽给吓得够呛。</p>

高丽可是三面环海的国家,国土纵深又小,大明水师这么厉害的情况,他小小高丽水师根本无力抵挡。</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万一大明玩起了登陆作战,高丽还是非常忌惮的。</p>

虽然登陆作战的情况下,大明派出来的军队就不可能太多,但自己的首都江都时时刻刻都在大明水师的威胁之下,你说高丽能不怂吗?</p>

高丽已经主动递了橄榄枝来,朱元璋册封高丽国王的诏书也已经送去,但不代表就可以掉以轻心啊。</p>

在这样的情况下,盘踞云南的北元梁王,自然是一天天的嚣张起来。</p>

因为他知道大明没办法把主力调往云南去对付他啊,虽然有驻防的军队,但想要对北元梁王发起进攻,却还是颇有些难度的。</p>

这北元梁王前不久就送来了书信,乃是一封劝降信。</p>

内容也很气人,希望朱元璋不要不识好歹,赶紧投降我大元,到时候还能封一个安乐伯当一下什么的。</p>

能用这口气说话,说白了就是王保保的安排呗。</p>

现在大明和北元在北疆对峙,王保保志在中原,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p>

如果能够激怒朱元璋,然北疆的大明军队抽调到云南,让梁王牵制住明军主力。</p>

这王保保就有机会和纳哈出一同南下,试图重新入主中原。</p>

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王保保还活着的情况下,北元空前团结,这个核心人物,给大明带来了无以言表的威胁。</p>

朱启听完了以后,朱元璋便问起了朱启的意见。</p>

朱启一愣,他能有啥意见啊,对于这些大局的东西,他也不懂。</p>

万一说错了这不是害人精了吗。</p>

犹豫了一下,问道:</p>

“我觉得大哥方才说得对。”</p>

至于说朱标方才说的话,当然就是以北疆防御为主,南边的梁王能守得住就行,不要贸然进攻。</p>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确实是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一直等到北边陆续有了几次较大的胜利,尤其是第三次北伐战争的胜利以后。</p>

朱元璋才着手开始准备起了收复云南的战争。</p>

洪武十四年才正式打响收复云南的战役,并且一战攻克。</p>

朱启这番话到时没啥毛病,毕竟这国家大事不是自己随便就能跟着掺和的。</p>

于是在接下来的聊天里,朱启主要就是充当一个倾听者,没事回上两句:“我也是这么想的。”</p>

不过说起云南,到了明朝的时候,云南离开中原王朝的控制,其实已经有了六百多年之久了。</p>

众所周知,中国人都是非常爱好和平的,我们发祥于黄河文明,至今为止占据广袤的土地,那都是充话费送来的。</p>

秦朝时候,热爱和平的秦始皇,用血与火温柔的“说服”了当时占据云南的滇国,与大一统的秦朝完成了合并。</p>

并且正式将驰道修到了云南,加深了中原王朝对云南的控制。</p>

热爱和平的秦始皇,甚至还出游去过云南,宣传理法呢。</p>

而到了汉朝时候,同样的和平使者汉武帝,也曾温柔的“说服”当时割据一方的滇王,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p>

到了两汉交替,云南又跑出去独立了,而后被蜀汉收复,因为诸葛亮在云南的贡献实在是太大。</p>

于是乎,往后一千年的时间里,但凡是云南出现了什么新东西,全说是诸葛亮发明的。</p>

就是因为当时的云南土著居民对诸葛亮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啊。</p>

后来五胡乱华,云南又又又分裂了。</p>

唐朝时候,云南成了南诏国,跟唐朝打的那叫一个难舍难分。</p>

好在唐朝又出了一个爱好和平的皇帝,李世民,曾经“说服”了南诏,将其纳入版图。</p>

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戛然而止,云南又叛乱独立了!</p>

从那以后,汉人就再也没能收复过云南,一直到了如今,算起来云南从汉人手中独立出去,已经有了六百多年之久了。</p>

要是放其他王朝,比如宋朝,一看独立时间这么长,肯定二话不说就承认对方的独立地位,希望能够交好啊。</p>

宋朝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当时的大理段氏,脱离汉人控制一百多年,这宋朝那是努力一下都不带的,直接宣布永不侵犯大理国。</p>

反正送钱送土地,只要不送他赵官家的皇位,啥玩意不能送啊?</p>

赵宋赵宋,照着送呗。</p>

但朱元璋不一样,他是铁了心要把云南给收复回来的。</p>

而且历史证明,朱元璋做得很对,不仅是云南,连越南朱元璋也给打下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