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调往联校(2 / 2)

我历来反感世俗的评价标准,在年轻教师扎堆时,从来就不谈谁有钱,谁当官,更不愿谈到旺旺超市,认为开了家超市、赚了点小钱,并非什么成功,根本不值一提,只不过相比别的教师,我们这个小家手头上稍稍宽裕了点而已。

总之扎堆后,心里会暗暗骂道:恶心!然而表面上,我却随大流,跟谁都合得来。

我非自视清高,时间长了,也默认了世俗的评价标准,怎么说呢,有钱才是硬道理,什么风花雪月,什么内心的空灵境界,什么气质上的高雅、优雅、文雅,什么天生的高傲、高贵、高尚,看起来一切都得靠钱来支撑的。

人总这样,特别是同行,当你混得差,看也懒得看你一眼,认为你不构成威胁,可当你有了点小钱,当了个小官,尚不成气候之时,别人就专捡你的软肋来说事。

这年上半年,在街上碰到联校的一些同行,不少人会问:林伟,既然你在镇上开了家超市,怎么不调到联校来呢,联校距离超市更近,每天无须骑摩托车上下班了。

我总是苦笑,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联校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就凭我,能行吗?

还有人更直露的问道:林伟,过去你和周是哥们弟兄,既然他当了校长,想调到镇上的联校来,也不就一句话么?

我当然明白对方的言下之意,一个教师队伍里出了名的混混,年年期末考试总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就算周校长念及哥们兄弟的情分,也绝不可能把我调到联校去,很简单,联校对教师的要求高得多,我去,很可能闹出许多乱子,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精明的周校长怎么可能去做呢。

更何况,在联校遇上直接领导,因为年龄悬殊不大,我从不以职位相称,比如教导主任姓宋,名兴福,我直呼兴福,副校长姓祝,名兵,我直呼祝兵,而联校的所有教师,见了领导都诚惶诚恐,称呼后冠以职位,甚至周校长,当着所有教师,我不招呼,背后却直呼周哥,我这种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人,教师们认为,所有领导恨不得把我发配到最边远的村小去,眼不见心不烦,怎么可能把我调到联校?

联校在镇上,课余可以回盐巷子照看铺子,照顾丹丹,现在她体重继续猛增,刘玉芳没力气抱她上卫生间了,而超市里遇上大买主,给我打个电话,放学后就能用摩托车送一趟货,何乐而不为?我当然希望到联校,不过我有自知之明,去找周校长,肯定会碰一鼻子灰,还是每日骑着独狼在村道上风里来雨里去吧。

不过,学校行政班子内部的讨论,普通教师是一无所知的,后来才知道,早在我搬家到古镇前,行政班子就在会上专门讨论过是否把我调到联校当专职体育教师,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在石河村所教的五年级全部转到镇上后,(当时联校为小学毕业成绩在全县的排名,村小学生读到五年级就必须转校)当年县上组织小学篮球赛,而联校六年级选不出有潜质的队员,领导只得看看五年级的男生,而我教的那批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打篮球,于是到六年级去充当主力队员,一共五名,去县城拿了全县第三名,五年级打败其它学校的六年级队员,于是领导对我的体育教学能力刮目相看,恰好联校缺体育教师,班子内的一个哥们就提议调我去干。

然而周校长断然否决,宁可不要体育比赛的名次,也不愿调我去联校,像我这种人,很可能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

可是到了这年,县上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每个学校在县级比赛上获得名次还可以为学校考核加分,团体比赛的第一名是十分,而一篇获奖论文才加零点一分!

作为校长,把学校考核的分值看得很重,直接关系到校长的声誉,周权衡利弊,终于决定调我去联校。

不过,周是个极为老道的人,他直接找我的话,调去后假如工作不卖力,又怕我找到不卖力的理由:是你自己亲自找我的!于是叫了个副教导主任来试探口风。

在联校行政办公室里,副教导主任很含蓄的说出了想调我来联校干专职体育的意思,并声明,这个想法不是周校长提出的,而是班子里的几个哥们提出的,其原因就是看上我喜欢体育,篮球打得很棒,带出来的学生也很出色。

我当然乐意去联校,不过听到不是周校长的意思,心里冷了半截,应道:好的,我回去考虑下,再和刘玉芳商量下,隔几天来回话。

回到盐巷子,把好消息告诉刘玉芳,没想到她反应冷淡:龟儿子,你也不想想,在村小上班,上完课就可以走人,而联校里实行的是坐班制,必须放学后才能回来,拿的工资同样多,划不来,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