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背后的博弈(1 / 2)

大宋起航 肚皮起航 0 字 2021-12-22

 “师尊,我们先休息一下吧。”

管楼村的池塘边上,苗训见陈抟老祖已经有些疲乏,便出言建议道。

“也好。”

陈抟老祖点点头,便走到池塘边的一条石凳上坐定。虽然他的身体依然健硕,可毕竟年事已高,围着管楼村察看了整整一个上午,还是感觉有些劳累了。

“这是‘凤仙一品堂’新出产的一种冰茶,说是解渴妙品。师尊,您品尝一下。”苗训将挂在腰间的一个竹壶卸下,打开上面的瓶塞,递给陈抟老祖道。

“哦,冰茶?倒是第一次听闻。”

陈抟老祖接过制作精美的竹壶,一股凉意瞬间便沿着他那略显苍老的手掌,直抵全身各处,令他全身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

陈抟老祖不由的笑笑道:“现在居然还有冰品,难得!”

“师尊有所不知,自从闻爵发明了硝石取冰一法后,现在一年四季都已经不在缺用冰品了。”苗训解释道。

“”

陈抟老祖有些无语,一名备选的天命之子,身负的本应是匡扶社稷,拯救万民这样的重任。可是闻却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种鸡毛蒜皮一类的小事上。

改善一下茶叶的口味,改造一下取暖用的火炉,改良一下造纸的工艺,甚至为了能洗个好澡,都要特意弄出个香皂来。

摸着身下被打磨的光滑溜手的石凳,这样的石凳有很多,几乎遍布了管楼村的大街小巷,随时可以方便行人歇脚之用。

再望望远处池塘水面上刚刚长出的荷叶,想必到了秋天,又会是一个鱼肥藕壮的丰收年景。

“天道昭昭,天命所系,真不知我们的这位闻爵,心中所思所想为何呀!”陈抟老祖感叹一声道。

苗训叹气道:“弟子已求证多时,天命之子的身份,至今依然成迷。除非世间同时降生两位命运之子,否则断不会如此。”

“也有可能啊!毕竟天道无常,既有武圣现世,难保文圣不出。”陈抟老祖抿了一口冰茶道。

“如今谭正芳已归隐少林,不理世事。说是武圣有些言过了吧?”苗训沉吟道。

陈抟老祖笑笑道:“虽说当今陛下武学成就极高,但是命中行文,将来的谥号,只会是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可谭正芳,虽已隐世,但武学业已撒播,开一代山门,成一代宗师,已是必然之事。”

苗训叹息道:“从此天下武功出少林也不知这是幸事,还是祸事!”

“若武教昌隆,文教不兴,便是祸事。若文教昌隆,武教不兴,更是大祸事。”陈抟老祖望向京师的方向道:“前车之鉴不远也!”

“师尊所言甚是!”苗训点点头道:“现在陛下正有意罢相,重开科举,可能是受闻爵启发,科举选拔将与隋唐不同,将会更加注重寒门子弟的入仕。”

陈抟老祖笑道:“闻爵培养的那百十余名学子,论其智慧,不过都是中人之姿,让他们去应对诡异莫测的朝局,可能有些强人所难,但处理起实事来,却都是游刃有余。

现在管楼村如此浩大的工程,接近万人的各种安排调度,基本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

若是放到地方上,恐怕就是一县之令,都不一定能将此事处理妥善。

既然都可以做事,寒门子弟不同于世家子弟,他们的根基毕竟浅薄,不会对皇权与社稷产生任何威胁。更何况也可以给百姓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