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读书的成本(1 / 2)

大宋起航 肚皮起航 0 字 2021-12-22

 “颜师认为这样的话本售价多少,方为合适?”闻拿着手中的《梁祝》与《鹊桥会》向颜文廷询问道。

“这话本的印刷质量很好,字迹清晰,用墨均匀,装裱美观,更难得的还是阳版。若是售价十贯,一定会被人争相购买。”颜文廷轻柔的抚摸着两籍说道。

闻轻叹一声道:“这就是我族文华难以发扬光大的原因所在,十贯的高价,可不是普遍百姓能够承受的。”

受限于古代的印书条件,书籍这一传承记载人类智慧结晶的载体,可不像后世那样是用来装饰书房用的。

许多的书籍,其实都是以孤本的形式存在的,一旦原本遗失,前人的辛苦便会付诸流水。

这也致使许多书籍都是价比黄金,千金难求。

“是啊!”颜文廷感叹一声,可惜道:“既然闻爵有如此真知灼见,为何要靡费大量人力物力,印制这等话本。若是将先贤传承下来的《四书》《五经》进行翻印,定是大功一件。”

闻笑道:“颜师认为什么样的书籍,才易被人接受?”

颜文廷轻捋胡须道:“自当是先贤著述,圣人之教”

闻摇头道:“颜师您说的这都是文人为了显示自身不凡,而刻意去读的书。反正自小子就学以来,最喜欢读的便是故事、杂谈、民间传说等话本,而对于那些记载圣人之教的书籍,则是厌烦透顶。

小子相信百姓们也是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何庙会的时候,会人山人海,而文人举行诗会时,却是门可罗雀。

在小子看来,百姓们才是万事万物的基础,只有识字的人多了,才会出现海量的人才。

而想让百姓们主动去读书识字,兴趣才是最大的驱动力。

与其我们费心劳力的去宣传圣人之言,还不如给百姓们讲述一个个或有趣、或感人、或引人入胜的故事。

相信唯有如此,百姓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识字、去读书、去学习。

颜师以为然否?”

颜文廷苦笑着摇头道:“闻爵当真是辩才无双。”

闻微微一笑道:“颜师谬赞了,所谓启蒙,便当以兴趣为主,对于现在私塾中的教学方式,小子将其称之为填鸭式教育。这样强迫孩童去读书,反而会激发起孩童的逆反心理,对读书识字彻底失去兴趣。

只有利用孩童的好奇心,才会使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为了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个故事,有一个怎样的结局,相信他们也会产生读书识字的兴趣。

而对于现在的百姓,小子相信效果也是一样的。”

颜文廷沉思片刻道:“闻爵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如此,圣人之言,岂非难以灌输。毕竟圣人微言大义,乃是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

不要跑题好吗!闻无奈道:“颜师,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提高识字率,而非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再说了,人生烦恼识字起,只要识字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人想不开去学习圣人的什么微言大义。

这都无需我们为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