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中华集团引发的柴油机乱象没有平息之际,在齐鲁省又上演了一出门户内斗的大戏。
在可能失去重汽这样大客户前提下,潍柴也不敢跟另外的金主中华集团翻脸。
就在所有人认为商用车领域即将安静之际,又有惊人消息传出,就是中华集团可能会考虑并购一家合适的柴油机发动机厂。玉柴和潍柴,都是其中可以考虑的目标,以此来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同时让地方政府可以获利退出。
韩皓身上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他承诺工厂和税收保持在原地不变,同时愿意以溢价购买当地政府手中的股份让其退出,以此把柴油机工厂纳入整个中华集团的商用车军团体系。
当国内商用车即将形成三国争霸局势下,独立柴油机企业未来的前景很是黯淡,这个时候出手套利离开确实符合有关地方政府官员的胃口。
无论是玉柴还是潍柴,年销售收入勉强达到百亿,跟中华集团这样破千亿收入的巨头相比,属于小角色。
“产业整合和跨地区并购是国家积极推进的方向,我们中华集团只会用市场化手段寻找合适目标,并不会强求行政手段的拉郎配模式,双赢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皓并未否认自己在柴油机市场的传闻。
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背景,以资本优势获得想要的收益,这个杀手锏可是韩皓跟国外资本学来的招数。
90年代初期破解全国三角债经济困局后,为了改革国企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弊端,国内兴起过一阵“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浪潮。这给了许多国外资本抄底中国市场的机会,不少当地红火的企业被政府强行要求跟外企合资,并把控制权拱手交给了对方。
可以说出发点不错,学习中央传达的成功经验,并且过于相信外方的经营能力,认为“一合就灵”,吃了外国管理经验的灵丹妙药就能拯救一切,这是当时还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各级政府交的一次学费。
又或者说,当时的中国人民包括各级官员在内都太过淳朴,被外来资本忽悠了一次,为他们做了嫁衣。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语,曾在国内风靡一时,新飞冰箱也自此走入千家万户。就连韩皓父母家的老冰箱都是新飞这个牌子,现在依旧在服役没有退休。
这个跟容声、海尔一样做大的国产品牌,在1994年却在外资抄底浪潮中,被地方政府以用外资改造国企名义,把控制权卖给了一家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国土面积最小,但却最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当中国改革开放后,新加坡很快作为应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其政府和私人企业开始在中国不断投资,获得的巨大收益足够再造一个新加坡出来。
丰隆集团主业是房地产,没有管理家电企业经验,但却很会资本投资,其控制家族刚以28亿美金身家被评为新加坡首富。当时新飞冰箱风头正盛又寻求外资合作,它便看准时机进入成为新飞的控制者,期望未来套利离开。
可惜10年过去,新飞在激烈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不断没落,原本一手好牌也被新加坡人打烂。
当年入主新飞之际,丰隆集团还在中国物色了几家大有潜力的企业进入,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玉柴动力。
想不到吧,玉柴动力竟然控制在新加坡人手中!
一家在新加坡经营房地产的企业,来到中国,除了经营电器外,还要管理八竿子都不打不着的柴油机。
尽管股份上还是国有股份占大头,但拥有玉柴293股权的丰隆集团却拥有对经营活动的一票否决权,其派驻的财务官也拥有一支笔审核权。
当年玉柴为了跑到纽交所上市,有些像金仰勇运作华晨上市的模仿痕迹,在招募战略投资者时把资金雄厚的丰隆集团引入,没想到吃了没经验的大亏,在资本运作上为了追求上市融资成功太过天真,签了不改签的协议,让新加坡人成为实际上的管控者。
一直以来,玉柴的管理层以及地方政府,跟新加坡外资方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外资每年要求大笔分红,同时阻止一切再融资高投入扩大市场行为,这让双方矛盾不断。
每次闹大时,丰隆集团都会利用国际影响力以破坏招商引资条件为由,要求玉柴屈服。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控制国内汽车主机厂和发动机厂,股权比不能突破50。但玉柴这里,丰隆集团凭借经营和财务否决权实际上拥有了操控玉柴的权力,从侧面突破了国家的产业政策。
因此,玉柴所在地方政府南桂省,听闻中华集团有意收购后,打算借力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烫手山芋问题。
昨天还大骂对方是小偷,没想到第二天对方就可能成为自己新的主人,玉柴方面感觉到不是自己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得太快。
韩皓对玉柴的收购,不单是中新两国首富之争,也成为了中国国内资本跟先期进入中国的境外资本的一次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