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谈心与拜师(1 / 2)

汉末辅臣 文渊孤客 0 字 2021-11-27

 却说江凡一大早就去拜访张俭,由张俭孙儿领进门去。江凡路上探知这小孩姓名,小孩也不奇怪,倒是很自然应答道:“小子单字安,还未取上表字。”

后续又聊了一会儿,江凡倒是和这个张安算是混了个好友关系,颇为熟络。

不仅如此,也才知道张俭膝下也只有张安这一个亲人了,党锢之乱让他逃逸四方,许多接纳他的人都因罪家破人亡。他的妻子也在颠簸流离途中故去。

张俭原本膝下精研儒学的大儿子也在黄巾之乱中被杀死,那年,张安刚刚一岁。失去丈夫的大妇也郁郁寡欢,不久便撒手人寰,小儿子还没成婚便被追杀过来的仇家朱并所杀。那一年,张安才三岁,张俭带着他匆匆逃离,连小儿子的尸身都来不及入殓埋葬。

江凡听完这些后不由轻叹一声,心想:张公家里何其不幸,张安这孩子日后又会如何坚强。前世,我在十五岁失去祖父,十七岁失去父亲,后来考上大学也还未振作起来,实在不如张安这一小孩啊。

张安可不知江凡在自愧,将江凡领进张俭书房,便自去读书了。江凡进得书房,作为晚辈和客人,自然是要先向张俭施礼的:“琅琊郡人江凡江子云,拜见张公!”江凡双掌前后相掩,并深鞠一躬,可谓做足了礼节。

余光中,张俭轻抚他那白花花的胡须,微微点头,且摊开右手掌,指向旁边一木质桌案,说道:“好,好,小友可先坐下,再行叙话。”张俭为人和蔼,气质非常,话语里也透出友善,让人尊敬。

江凡听到这话,缓缓起身,待得张俭入座,方才在其对面坐下。虽是跪坐,但在这种场合江凡也不太介意,只是越来越佩服张俭了。张俭今年七十有九,已然是高寿之人,年纪这般大,还能守着跪坐的礼节,与我这小辈攀谈,如何不服?

张俭为主,江凡是客,于是张俭便先说了话:“不知子云前来俭这陋处有何事?”

“不敢,凡只是听闻张将军找到了张公,小子虽寡陋无知,却也晓得当年张公的冤屈与最近张公的义举,自慕张公德行才具,愿求张公为师尊。”江凡神态自若,缓缓道出来意,便拜伏于地。

张俭将江凡扶起,二人回座,江凡以为张俭答应了,正心喜着,方要说话答谢。却不料张俭看出其意,挥手止住,并且叹气说道:“张某何德何能可为子云之师,过去之事,便不再提,不过最近,也是由于大汉今年大旱,路上出现许多面黄肌瘦之百姓,俭虽不富,却常有友人相赠之路资,便大都换作粮食,只求能够保全这些民众。子云,听闻你是玄德麾下军师,可劝玄德救全百姓,吾愿便了矣!”

这话听下来,原来人家张俭暂时根本没有收徒的心思,更无对往事的执念,只有着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关心,这么一看,倒是江凡落了下乘。不过救助灾民、收拢流民等这些事江凡早已交代好刘大哥了呀,而且效果应该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