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教育孔融(2 / 2)

亏他还是一个千石大员,结果言而无信是他,坐地起价是他,撒泼抵赖也是他。

他讪讪地站在门口,点了点头。

“多谢。”

曹铮居然还不识时务地说了声谢谢,是谢他终于不耍赖了吗?

听着这声刺耳的感谢,孔融的羞耻心一下子又爆了棚,目光灼灼地盯着曹铮。

如果目光可以化成飞刀,那么曹铮现在已经死了。

你最好赶紧走!

孔融恨恨地想着。可曹铮依然阴魂不散地站在他面前。

“……你还站着干嘛?”

孔融从牙根里挤出几个字,濒临崩溃边缘。

“孔大人,您挡住我的路了。”

曹铮谦虚地指了指门外。

“啊”

孔融终于破功了,他崩溃地小跑到案台前,把上面的东西全掀了。

‘乒乒乓乓’

‘匡匡锵锵’

花瓶全摔碎了,里面的水流了一地,砚台里面的墨汁也撒到地板上,麻纸像纸钱一样在天上飞来飞去。

其中一张飞到了管家的脸上。

管家扯下麻纸,一脸抑郁地盯着地板,孔融发泄完是爽了,可他不爽了。

这些东西最后还得是他收拾啊。

千苦万苦,打工人最苦。

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对打工人的压迫,打工人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恨了。

……

孔府前院。

曹铮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蹲在田埂里辛勤地挖着柴胡。

柴胡生长在沙质土壤中,只有根部可以入药,茎叶部分其实都浪费掉了。

如果是刘备在这里,他可能会这些多余的材料给孔融编几双草鞋。

但曹铮不会编草鞋,他最多给孔融编一个草帽,如果对方不介意帽子颜色是绿色的话。

孔融今天的行为颠覆了曹铮以往的认知。

不过曹铮也没有特别意外。

二十三岁之前,看待一个人,曹铮可能会特别片面地去看待,会觉得人性非黑即白。

现在曹铮已经认识到人的复杂性。

万人称颂的英雄可能实际上心胸非常狭窄;恶名昭彰的坏人也可能有很讲义气的一面。

关键是对方把哪一面朝着你。

曹铮从直裾口袋里掏出一个大兜,把切好的柴胡根都装起来。

汉代衣服上其实是没有口袋的,但曹铮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就自己缝了一个。

反正穿在军服里面,看不出来。

曹铮伸了个懒腰,从田埂上站起来,放眼四顾。

一个时辰前,孔府前院还是绿意匆匆,现在已经变成光秃秃的一片。

此时正值夕阳晚照,阳光在昏黄的地面上撒下一片片飘忽的光影。曹铮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曹公子。”

这是,他忽然听到一个忧伤的声音,于是回过头,看见孔融正背着手站在他身后。

挖完柴胡之后,曹铮跟孔融的交集就了结了。

虽然孔融这个人抠抠嗖嗖的,但毕竟也贡献了稀缺材料,对邺城将士的健康做了贡献。

于是曹铮提着大包小卷向孔融行了一礼。

“孔大人。还有事吗?”

“没什么事,我送送你。”

孔融干巴巴地说着,他刚才真是气疯了,不过在清醒之后就恢复了理智,记起来他是儒家传人,要做符合他人设的事情。

所以即使心里不喜欢曹铮,表面上也得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

不给别人说闲话的机会。

孔融眯着眼睛凝望着曹铮,夕阳光晕下他的轮廓有些看不真切。这让他心中有了一点点惆怅。

像曹铮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被尊卑等级束缚只能当部曲,想必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吧。

不,即使他从部曲做起,以后也不可小觑。

所以汉代的士子们都应该感谢儒家啊。

要不是等级制度一开始就把曹铮这样出身的人给淘汰掉了,他们还真不一定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啊。

“走吧。”

孔融拍了拍曹铮的肩膀,把他送出了孔府。

……

孔府外。

李通隐藏在街巷的暗影里,观察着孔府门前的风吹草动。

一个时辰前,曹铮进了孔府,似乎是想要挖柴胡。

现在,他提着大包小卷走了出来,比进去之前多提了一大包东西。

这是挖到柴胡了吗?

还有,他挖柴胡干什么?

李通发现了很多疑点,但他没有深入思考,而是把这些消息全部告诉了曹操。

“什么?我儿去了孔融家里?”

曹操腾地一声站起来:

“这老腐儒,他欺负我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