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力于一身的坦克一出场就成功的突破了敌人精心布置的阵地,而机枪是无法击毁坦克的,重炮也无法有效攻击移动中的坦克。坦克带来的冲击效果是巨大的,为了制衡坦克,人们又发明了很多针对坦克的武器,比如地雷,反坦克火箭或导弹,还有飞机。
朝鲜战争开头的9个月,坦克成了战争的决定性武器。北朝1鲜入侵南韩的胜利,应完全归功于北朝1鲜能熟练地应用t-34坦克,而同时南韩极度缺乏反坦克武器。经历了数月的以后,这种平衡反转,美国成功地击退了北朝鲜和阻止住志愿军,其原因在于灵活的运用和保障装甲部队。
首支投入战斗的中型坦克营是美军第89坦克营,该营有3个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连,和1个26“潘兴”重型坦克连。北朝鲜人民军的坦克手素质远不如美军坦克手。从基本性能上和类型划分上讲,t-34-85和4a3e8基本属于同一类型,但4a3e8更优。尽管从坦克炮的口径看,4a3e8装备的76毫米炮,小于t-34-85装备的85毫米炮,但是4a3e8的76毫米炮发射的高速穿甲弹,实际威力高于t-34-85的炮弹。当然,t-34-85和4a3e8时,还是能在保证有效距离内相互摧毁。朝鲜多山的地形,使得大多数坦克战发生在极近的距离之内。26和46保证了对t-34-85的绝对优势,两者火力和装甲更优。与战争中的实际案例相反,26和46的对手不应该是t-34-85这种中型坦克,而应该是is-2“斯大林”重型坦克。
在信息时代的局部战争,坦克利用防护优势,为机器人和微型小型无人机提供运载操作平台,当前方无人机传来目标信息后,利用火力优势予以消灭。在某些级别战争场合,坦克机动能力的重要性反而有所下降,但其强悍的火力和优秀的防护性仍然是打击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键。
只有战争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才会淘汰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武器,那么信息时代的战争,其中平衡的诀窍是什么?这个时期对抗形态的核心是什么?信息时代的战争的内函有怎样的体现?
---
坦克攻防中的平衡术。
复杂多变的环境,构筑起有利于自己的阵地,建立起了不对称优势,这是一种新的平衡,只有适应这种战场环境的战术或者武器才能生存下来。
关于坦克,不同战车的不同履带对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影响到战局及战术安排。
坦克的“履带适应性”相对于地形阻力,该值越小意味着阻力越小,即该车的在该地形上的加速能力、转弯失速等都较小。硬地、普通、软地:履带世界中存在的3类地形,硬地主要指公路等,普通地形主要指耕地等,软地主要指沼泽等。
某些地图,坦克的侦察决定了战场的走向和优势的确立。
坦克战并非坦克之间的交战这么简单,如古德里安所言,以坦克为主体的装甲部队本身就是战争主力,主要优点就是机动性,集中使用则是首要原则,这样的部队才有可能凭借火力和生存性在机动中寻找敌方防御性的弱点,进行突破,继而实现纵深突击。这样的部队之间的碰撞才是真正的坦克战。坦克并非不能分散配属给步兵,但一切以步兵为主体,坦克作为直接火力支援的战斗更多是适应特殊地形的坦克战。
当获得了制空主导权,而电磁主导权非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的时候,坦克的生存和推进战局就好过得多了。获得制空权可能需要巨额的燃料和炸弹。通信设备得到了强化,可以抵御电磁干涉的低级企图。如果电磁频谱战失去优势,车队突然失去了导航和通信能力,那个时候它正在穿越危险的敌占区——被以这样的方式隔离的士兵会很容易受到那些熟悉地形的游击队的攻击。这是坦克战的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