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疯狂反响(1 / 2)

最高偶像 半只河马 0 字 2021-11-20

 电影已经步入结尾,片尾的字幕悄然爬上了电影的荧幕之中,但是其所带来的震撼却如同那深深的寒流一般席卷着众人的内心。虽然最后杀手被擒,正义也得到了伸张,可是电影中忠浩的那双通红的野兽般的眼神,却牢牢刻印在了人们的心里边,久久不能忘记……</p>

没有任何的言语,留下的只有观众那似发泄般的掌声,当电影院的灯光亮起所有的观众便自发性的站立起来鼓掌,泛红的掌心夹杂着眼角的泪光,电影无疑是成功的。</p>

影片结束之后,第二天关于“追击者”的各种评论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头来,各大网站,报纸杂志之间都争相发表对于电影“追击者”的最高评价,而这其中作为主演的安在型金允石更是成为了讨论的焦点。</p>

而在这其中韩国最知名的“朝鲜日报”也在其娱乐版块特意为电影“追击者”开辟了一篇篇幅不短的报道以及评价,对于导演罗宏镇老练的拍摄手法和牵动人心的镜头切换表示了赞赏,称完全看不出这是个第一次执掌拍摄长篇电影的导演,之后更是通过电影“追击者”中的警察表现大力讥讽了韩国司法系统的无能,尤其是警察高层和首尔市长那无能的表现,更是成为他们批判的重点。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评论中的主要立场,用这借虚讽实的手法来说明电影“追击者”的一面。</p>

当然在如此众多片面的评价当中,来自于著名影评人姜在秀的电影评价便成为了备受追捧的评论热点,不同于其他电影人那千篇一律的讽刺手法,从演员的电影角色演绎入手,从点看面的评价成为了他评价的亮点。</p>

而姜在秀所看的这个点,便是在电影“追击者”中出演反派变态杀人魔英民一角的安在型。总所周知,在警匪类电影中,总是将矛盾的重点放在正反两派的斗智斗勇的较量当中,借以通过这种双方的紧张竞争,来让观看电影的观众,也就是我们得到最后那种伸张正义的发泄之感。</p>

可是,在电影“追击者”中这种正邪双方的较量却罕见的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倾斜感,影片中的英民就如同那狡猾的恶魔,戏耍着自己身边的一切,忠浩的疲于奔命,警察的面面碰壁,女郎的胆颤心惊,都让在观看的我们感到无力感到惧怕。</p>

在影片的开头,英民的出现便让那些原本熟悉演员安在型的观众感到吃惊,那消瘦的身材和凹陷的脸颊,在门口都不会让人发现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是整部影片中最为可怕的恶魔,但是他接下来的表现便彻底的颠覆了我们的相信,那充满着病态神经质的笑脸,那慢条斯理之间叙述着残忍手法的语气,都让人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了不寒而栗的恐惧感。</p>

胆大妄为之极的杀人犯,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英民竟然会当着警察的面承认自己的杀人罪行,当他在警察局中面对对面警察的不断追问之下,承认自己杀人的时候,当他在满是刑警警察的包围之中惟妙惟肖的描绘着自己杀人手法的时候,这个可以说是韩国电影史上最为大胆的杀人犯便诞生了。</p>

影片“追击者”与以往犯罪电影的情节设置相比有明显不同。传统犯罪影片一般以查明凶手真身为主要任务,根据这一任务铺垫所有人物、情节,将焦点定位在“凶手是谁?”或“如何抓捕?”上。然而,“追击者”另辟蹊径,在影片前半部分就清楚交待出犯人身份,犯人甚至明目张胆地挑衅警方,完美的犯罪计划令警方找不到丝毫破绽,从而无法进行拘捕。因此对于作为犯人的演技便成为了我们考量的重点,显然演员安在型给了我们最为完美的一份答卷。</p>

众所周知,对于演员来说转型是一大难题,就如同美国的著名电视剧“老友记”的演员一般,深入人心的角色反倒让他们接下来的表演道路上备受局限,这一点在大韩民国的演员身上也同样适用,不少演员同样因为过去的角色太过于成功的关系,反而让观众陷入刻板的印象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