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荆襄之战 十四(2 / 2)

从目前的态势分析,张燕远来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身为一军统帅绝不可掉以轻心,赵子龙沙场老将,郭嘉贾诩皆有出鬼入神之计,燕军的调动很难以常理度之。一旦自己在判断上产生失误结局就可能是七万荆南精锐葬送此地,现在的孙策可付不起这个代价,而念及这些小霸王心中第一次对自己出兵而来援助曹军产生了后悔的心情,当然这个情绪只是一瞬,荆州江北一旦尽数落入对方手中他也很难再与刘毅抗衡,如今是有刘备在为自己挡着甘宁的飞虎军,可人力物力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对方实力增长的速度将会远胜己方,难道形势真的已经无法扭转,自己也只有和刘云再度谈判这一条路可走了吗?</p>

不管孙策如何因纷繁复杂的战略形势发愁汉军在荆襄各路的攻势却是不受半点延缓,徐晃太史慈二人已经开始了对襄阳江陵两座雄城的攻打,在开始阶段龙骧北平二军的攻城乃是集中力量破其一点,单以两大主力军的兵员配置还达不到四面攻之的要求,将所有优势放在一处爆发也是汉军眼下可以运用的最为成功的战术,朱雀营与各军器械营配合单独攻击城池一面也能将步炮协同的威力发挥到最大。</p>

荆襄之处汉军发动全面攻势,汉中张虎率领的主力也立刻给予了强力的配合,自将曹军赶回葭萌关之后各军稍经整部对这座雄关的攻击就没有停止。张子才的策略是以器械为主人力为辅,他并不想一口吃下此关却始终要给曹军保持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要减少自身兵力的伤亡,天子的战略很是明显,消耗!用消耗来加快敌军的崩溃!</p>

赵云贾诩郭嘉三人关于荆襄之战的构想与天子的手书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到达汉中,张虎也立刻召集众将商议战事之法,对于配合荆襄方面同袍的作战大家的意见很是一致,哪怕付出再大的伤亡也要保证将曹军主力牢牢牵制在此以利友军在东边的进展,似张合、张辽这般大将一眼就能看出友军一旦拿下荆襄江北之地将会给整个大局带来的影响,长久以来形成的全局观亦让他们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p>

汉中之处葭萌关下的这场军事会议的焦点与北平城中一样,集中在了是否运用偷渡阴平这个战术之上,对天子提出的奇袭之法的实用性众人都没有半点的怀疑,长期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一切,陛下从未在战略问题上有过偏差,汉中之战的转折点正是他当年提出的子午谷奇兵之法,自此整个战场都进入了汉军的节奏之中,而将这些讨论移交给自己亦是表明了天子对麾下的深厚信任,自要尽力报之。</p>

在战术问题的讨论上意见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虎卫军统领张合张隽乂就是此战术的最大支持者,甚至提出了由自己亲领军中主力为之建议,在他看来,天子信中奇兵需要十余日方能绕到葭萌关背后的预测是太过保守了,从地形上来看那些山路确是极为险要,可以虎卫军之能有八九日时间也足够完成,到时与军师统领的主力里应外合便有一举拿下雄关之势,且一旦如此绝不仅仅是拿下葭萌那般简单,关上数万曹军精锐的退路也将被虎卫军截断而难逃被歼之运。</p>

身为汉军两大王牌之一虎卫军的领军人物,张合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此次魏延奇袭米仓山又是虎卫军建立奇功,因此当隽乂提出观点之时支持他的将领绝不在少数,长安营统领张绣亦是其中之一。而提出反对意见的正是另一大主力军燕云军的统领张辽张文远,他倒没有正面否定张合关于奇袭战术的构想,反倒对其种种设计之处表现出了赞成的意思,也认同实行此法成算颇大。只是在整体战略上此时行此计并非最为合适的时机,只要拿下荆襄将南方三雄分割汉军之后便可各个击破,乃是最为稳正之法,天子此时统一天下之用兵在于稳而不是一味求快,奇袭之法虽是可行其中确也有不小风险,假使以堂堂之阵便能稳妥的获得优势又何必剑走偏锋追求将敌军一举击倒?</p>

并州之战张合与张辽之间曾经有过一场交锋,隽乂拼死阻击还曾受了文远一刀,但这并不能妨碍之后二人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也不会因为好友的身份而放弃对自己见解的坚持。帅帐之中二人的这番争论是颇有火药味的,长年战场厮杀的大将又有几个是好脾气?但不可否认他们的争执纯粹是出于一片公心,无关任何的个人私利在内,张合提出亲领奇军偷渡阴平更是将自身放在了一个很是危险的境地。</p>

争论到了最后还是张虎一言而决,汉中主力全力攻击葭萌关以配合友军在荆襄发动的攻势,军事民主的确是刘毅治军的良方,但亦需要有人能够一言九鼎,否则这样的民主只会成为空谈。军师乃是汉中方面的最高统帅,隽乂心中纵有意见也不能违抗军令,但好歹也从张辽手中将初始主攻的任务抢了过来算是聊以自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