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漏网之鱼(1 / 2)

现代军阀 我是疯子 0 字 2021-11-09

 随着欧洲人的潜艇接二连三的被中美两国解决掉,笼罩在人类头顶浓郁的核大战阴云似乎开始消散。中美两国领导人暂时松了一口气,虽然到现在还有一艘核潜艇没有被找到,但在两国领导人看来,最严重的核危机已经过去了。</p>

如今两国军方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寻找最后一艘核潜艇上,卫星、飞机、军舰、潜艇,所有能用上的手段以及超过0万人的部队在全面搜索这艘失踪的潜艇。那么这艘潜艇到底在哪里呢?</p>

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法国的凯旋级“猛烈号”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是法国第三代战略核潜艇。该级艇采用了许多先进的降噪措施,包括采用K15一体化压水堆装置,在中低速工况航行时不用主循环泵,采用浮筏减振,电力推进,不用减速齿轮,采用气幕降噪,泵喷射推进器,艇体外形光顺,减少流水孔,装设消声瓦。它采用新型合金钢做艇壳材料使下潜深度达500米,并采用消磁、减小红外特性等措施,以提高隐蔽性和生命力。</p>

10月0日凌晨5时50分,猛烈号的法国核潜艇在距离夏威夷岛50海里处悄然浮上水面,此时海面上仍旧是风雨大作,而这也是艇长下令上浮最主要的原因——如此海况下潜望镜的观测距离实在有限,即便加上艇上的声纳系统,恐怕也难以发现数海里之外经过的舰船。而一旦浮上水面,艇上所搭载的型雷达就能将这艘潜艇的“视线”扩大数倍。</p>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冒出的“黑色巨鲸”并没有在这空荡的区域引起任何反应,上校身手敏捷的爬上指挥塔,他习惯性地举起大号望远镜就对着海面来了一次60度全方位观察。不一会儿,前后甲板上的艇员们也都各就各位了。</p>

潜艇上浮后不多时,上校就得到了来自指挥舱的报告:“雷达已开启,运转正常,探测范围内未发现舰船!”</p>

“保持观测!”上校命令道。</p>

在海浪的作用下,行驶在水面的潜艇并不平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依然没有放弃对周围的警戒。因为这里距离美国珍珠港基地很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对方发现。上校接到的任务是潜伏在太平洋地区,伺机对美国发动核袭击。</p>

此时他还不知道其他行动小组已经完蛋了,只剩下他最后一个。这主要还是靠他胆大心细的性格拯救这艘潜艇的命运,原来,从隐藏的基地出发之后,他并没有按照最初设计的路线行动,而是横穿整个大西洋,从南非好望角进入了太平洋。然后就一直潜伏起来,直到近日才开始冒出来。整整比原定计划晚了十几天的时间,但是却让他能够安全的抵达目标海域。</p>

此时,中美两国多多少少都出现一丝懈怠,这么长时间敌人都没有露面,大多数人觉得这第四艘核潜艇要么是欧洲人编出来的一个骗局,要么就是在某个未知角落里出意外了。可是,美国人却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危险正悄悄降临在他们身上。</p>

上校抬手看了一下表,这时已经过了凌晨6时,他环视一下,正准备进行下一步动作,回到昏红的指挥室内,上校满脸兴奋地盯着桌上的美国地图,上面标注了他们要袭击的目标。上校的目光缓缓的在指挥室内的诸人身上扫过,沉声道:“立刻进入发射准备。目标:美国纽约!”</p>

随着少校攻击命令的下达,整个潜艇开始变得忙碌起来。首先是整个潜艇下潜至水下0米,以节左右的速度航行,导弹置于发射筒内;接着,再由雷达兵将以测定的数据输入潜艇所装备的方位计算器,然后通过其一系列的三角函数的计算,得出最终导弹发射时所需要的数据。</p>

片刻之后,“导弹发射准备完毕,是否发射?”片刻后,指挥室的传声管内传来了军士长的声音。尽管传送管的通话效果并不好,但指挥室内的诸人却仍然能从其颤抖的声音中听出这位此刻心中的兴奋之情。</p>

目光再次在指挥室内的诸人身上环视一周后,艇长深呼吸了一口气,强制按捺住心中的兴奋,颤声道。“发射!”</p>

随着上校的这声命令,按动了控制台上的发射钮,随后,众人只感觉到潜艇上下一颤,火箭一下子跃出水面,向美国纽约飞去。</p>

一艘集装箱货轮在高大的自由女神像的注视下缓缓地驶入纽约港,这一天对纽约人来说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风和日丽阳光明媚。</p>